>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近日,本著“論功行賞”的原則特朗普公布了一個新的內(nèi)閣人選-美國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不過引起熱議的并不是麥克馬洪的背景,比如她那共和黨大金主的丈夫文斯.麥克馬洪,或者她正面對的關于不正當商業(yè)行為和虐待員工的指控,而是她上任后美國教育部到底是“立”還是“廢”。
在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就多次稱要“廢除美國教育部”。2023年10月,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fā)布了一條視頻,稱其執(zhí)政初期要做的一件事是“關閉教育部”,將教育工作“交還給各州”,還要削減向兒童宣揚“不適當觀念”的學校的資助。
其實,關于教育部“當立還是當廢”這個問題,已經(jīng)延續(xù)跌宕了幾十年,了解一下它的歷史,才能理解為什么這個議題被稱為美國兩黨相爭的“傳統(tǒng)項目”。
美國教育部的建立和職能
美國建國之初并沒有教育部,教育職能一直歸于各州自行管理,聯(lián)邦政府只有一個“教育辦公室”,先后從屬于內(nèi)政部、安全部、衛(wèi)生部等等。直到1979年,時任民主黨總統(tǒng)卡特通過了《聯(lián)邦教育部法案》,1980年教育部終于開始正式運行。
不同于我們認知的教育部,美國教育部一不管教師,二不管課程,三不管升學,它的主要職責是管錢,負責掌握每年幾百億美元的政府撥款。
從職能來說,教育部主要負責以下幾個層面:一是“學生貸款”,據(jù)統(tǒng)計其負責管理4000多萬借款人約1.5萬億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二是“教育公平資金”,主要針對性少數(shù)人群和有色人種的學生,追蹤他們“是否被公平對待”;三是“學院認證”,類似于發(fā)“資格認證書”,學校必須獲得這個資質才能獲得政府資金;四是審核和分配“助學資金分撥”,這部分針對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
美國教育部“立廢之爭”歷史
了解了上述美國教育部的職能,明眼人就看出來了,只要涉及到錢,美國兩個黨派就有數(shù)不清的對立和糾葛,歷史證明也確實如此。
1980年民主黨人總統(tǒng)卡特建立了教育部;1981年共和黨人總統(tǒng)里根贏得當年大選,表示將“廢除教育部”,當然教育部也不是吃素的,立刻發(fā)布了一封給美國人民的“公開信”進行“討伐”,名字也很驚悚,叫《危機中的國家》,稱美國國民“接近于文盲”,迫于壓力里根政府擱置了解散教育部的想法;1988年共和黨老布什成了美國總統(tǒng),他開始限制教育部的功能;1993年民主黨總統(tǒng)克林頓上臺,又開始加強對教育部的支持,挫敗了議會中共和黨嘗試取消教育部的嘗試。
重點說一下即將上臺的特朗普,他一直是取消教育部的堅定擁躉,2018年第一次任期內(nèi),他就提出要“取消教育部,把之與勞工部合并”,該方案被當時民主黨領銜的眾議院直接否決。
今年,在特朗普的競選中,這個“教育部問題”,更是其攻擊拜登政府的重要工具,其中有幾個代表性的觀點:一是批評教育部用稅收的錢減免“學生的貸款”對于其他納稅人不公平;二是批評對于性少數(shù)人群和有色人種的“特殊支持”不合憲法,背離了公平初衷;三是美國教育部對于高校的認證流程“沒有捍衛(wèi)美國傳統(tǒng)”;四是最根本的,教育資金的使用權利應該交還給各個州,聯(lián)邦政府不應該介入。
一言以蔽之,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多年以來一直在這個“立廢問題”上鏖戰(zhàn),民主黨支持強化教育部,共和黨要取消教育部。
美國教育部“立廢之爭”背后的金主們
談完了美國教育部的“立廢斗爭史”,大家都可以看出來,教育部“立廢之爭”的背后就是“兩黨之爭”。談到“兩黨相爭”,就要先了解這場斗爭背后的“金主”。
時間撥回1976年,卡特競選總統(tǒng)時,非常需要“全國教育協(xié)會”的選票?!叭珖逃齾f(xié)會”相當于教師工會,現(xiàn)在擁有300萬成員,其成員都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各個能言善辯、能書會寫,擁有長期的立法游說經(jīng)驗。可以說,他們是卡特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大功臣”,卡特當選后兌現(xiàn)了承諾建立“教育部”。在今年的大選中,“全國教育協(xié)會”也宣布支持拜登和哈里斯。
此外,教育系統(tǒng)還有一個工會叫“美國教師聯(lián)盟”,也是民主黨的“金主”,當年,捐獻給民主黨人奧巴馬陣營的政治獻金為199萬美金,捐獻給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政治獻金約為178萬美金。
與之對立的,就是共和黨的“金主”-“美國兒童聯(lián)合會”。這個組織是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nèi)的教育部長貝琪.德沃斯建立的,他們向共和黨捐贈了至少數(shù)百萬美元,用來對抗美國教育部的主張。
美國教育部“立廢之爭”到底在推動什么
那么,“立廢之爭”到底在推動什么?一句話解釋,那就是資金的流向!
美國也有“擇?!币徽f,之前政府會提供“學校代金券”,如果學生選擇公立學校則可以使用這些“代金券”。2023年開始,共和黨控制的州通過立法擴大了“學校代金券”的使用范圍,選私立學校也可以使用代金券,而且還取消了“學校代金券”的發(fā)放標準,任何家庭都可以領取,比如佛羅里達州任何家庭都可以領取8600美金的“代金券”,使用在任何學校。
然后,就開始分裂了。
在社會層面,美國中低層人民認為“學校代金券”成立初衷是幫助困難家庭,現(xiàn)在沒有門檻,富裕的家庭也拿到了代金券,相當于占用了自己的資源。而美國富裕家庭則反擊說,自己也交稅了憑什么不能領取教育補貼。
在利益層面,公立學校認為私立學校侵占了自己的資金,影響了自己的收益,私立學校認為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好就應該獲得這些資金。
在政府層面,共和黨和民主黨雙方都為了自己“金主”的利益開始對抗,比如上文所提的共和黨“金主”-“美國兒童聯(lián)合會”,其背后大佬就包括美國很多私立學校的董事。
所以,美國教育部的“立廢之爭”依然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只是美國兩黨和其背后“金主”的利益博弈,它反反復復了40多年,在2025年兩黨交權時再出現(xiàn)也不那么意外。那這場“立廢之爭”付出的代價是什么?2023年,根據(jù)美國政府發(fā)布的報告,美國13歲兒童的閱讀和數(shù)學成績跌至幾十年來最低水平。
綜上,美國每次總統(tǒng)競選,“教育”都是重要的議題,可惜,反復了那么多年,只是讓美國普通民眾付出了代價。眾所周知,教育質量不是教育部之“立廢”所決定,而是其所處社會環(huán)境和整個教育體制。教育是立國之本,如果美國兩黨還是在性別教育、學校選擇、資金流向上繼續(xù)博弈,那當真是捧著美國的未來上賭桌了!
責任編輯:小之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