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假期中,有一位剛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跟老墨聊,說他沒想到美國流浪漢居然這么多。他之前住在市中心,經常能看到街道上有無家可歸的人蜷縮在角落,有些流浪漢衣衫襤褸,行尸走肉般與路人擦肩而過。他不禁感慨,美國這個所謂的發(fā)達國家,究竟怎么了?
要老墨說,當下的美國就是資本主義黃昏時分,美國普通人被迫脫離主流發(fā)展軌跡,陷入混亂掙扎的現(xiàn)實寫照。這不僅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利用產業(yè)鏈進行資源掠奪產生的副作用,更是其對本國人民施加的一種內部剝削。
這些被視為非主流的流浪漢群體所面臨的生存困境,正是長期以來美國試圖隱藏的一面。
流浪漢被美國視為城市之癌
在美國,流浪者成了一道不那么雅觀的“風景線”。這些流浪漢,穿著全球化大流水線生產的廉價T恤,排隊等候領取同樣產自全球供應鏈的救濟食品來填飽肚子,余下的時間就游蕩在一個個充斥著各式毒品的角落。
在紐約,無家可歸者的問題幾乎快壓垮這座城市。市政府怎么處理的呢?紐約市市長亞當斯公開用“令人惡心的”“癌癥”來形容這些無家可歸者,果斷啟動了一項“城市地鐵安全計劃”,派出30支由警局、衛(wèi)生局等部門組建的“聯(lián)合執(zhí)法”團隊,將無家可歸者驅離。
美國民眾對這個計劃進行抗議,“看著這些警察騷擾襲擊平民,既不會讓人覺得安全,也不會讓人為這座城市驕傲”“把無家可歸者當成罪犯、逮捕他們,既荒謬又不道德”。
美國洛杉磯還頒布了一項法令,將流浪漢定義為罪犯。
在洛杉磯市內,流浪漢凡是在特定時間靠近或者接觸公共設施、在公共場所使用個人財產等等行為都是違法的,這些人會被定義為刑事罪犯并且將受到一千美金的罰款,這項規(guī)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驅逐洛杉磯室內的流浪漢,剝奪流浪漢生存空間。
大家都知道,美國西海岸港口城市舊金山吧,谷歌、蘋果、Facebook、推特等科技大公司都在這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座城市隔三差五上頭條,靠的既非靚麗風景,也非創(chuàng)新火花,而是遍布街頭的流浪漢。癮君子歪七倒八,帳篷散落各處,棄置針管乃至排泄物隨處可見……
馬斯克發(fā)文:舊金山市中心看起來就像“僵尸末日”,沒去過的人是不知道的。
在推特上,甚至出現(xiàn)了專門反映舊金山便便問題的賬號,用于上傳各種舊金山街道和其他公共場所流浪漢拉的糞便。經過這些賬號發(fā)布的便便問題,會被舊金山311熱線接管。不過很明顯,處理的速度是遠遠趕不上“生產”的速度。
去年在舊金山召開APEC峰會前夕,這座城市8000多名流浪漢一夜“消失”。舊金山警察全員出動,將流浪人員清理出指定區(qū)域。
不過,APEC會議剛結束,這個問題就沒人再管了,許多流浪漢又繼續(xù)在舊金山市中心大街上安營扎寨。
老墨覺得,美國雖然總是把人權掛在嘴上,看起來像一個自由民主的天堂,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社會責任感極弱的國家。聯(lián)邦和州在法律、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相對獨立性,使很多問題難以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和社會責任感,流浪漢問題只能繼續(xù)惡化。
根據(jù)美國住房和城市發(fā)展部發(fā)布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流浪漢的數(shù)量在2023年達到65萬,相較于上一年增幅高達12%,這也是自2007年數(shù)據(jù)收集以來的最高紀錄。
正是美國自己“造就”了流浪漢
有人會說,如果能有一份穩(wěn)定的生活,肯定要比流浪好,他們?yōu)槭裁床徽曳莼罡?,慢慢擺脫這種困境呢?
想得太簡單了!在美國,流落街頭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破產,有的是因為吸毒,有的是因為非法移民,還有一種是患上了戰(zhàn)爭后遺癥(PTSD)的美國老兵。
破產和吸毒好理解,資不抵債,或者賺錢速度趕不上吸毒燒錢的速度快,最后的歸宿只能是走上街頭,成為流浪漢。
非法移民,主要是因為身份問題,沒有合法的身份就租不到房子,沒有固定的住處,也只能四處流浪。確實,在美國流浪,每個月可以領到一定的補助,但這個補助只是針對那些有合法身份的美國人,沒有身份的非法移民,頂多也就是領一些救濟食物和水。
那些美國老兵更可憐,被美國政府打著“公平正義”的旗號扔到其他國家,維護美國“民主燈塔”“世界警察”的形象。自己卻因為長年戰(zhàn)場生活,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回到正常社會后,久久無法適應和融入,找不到工作、交不起保險,還因為常年離家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最后落得個離婚破產,流落街頭的結果。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美國有超過35000名退伍軍人無家可歸,每10000名退伍軍人中就有22名無家可歸者。美國政府寧可每年把數(shù)千億美元的資金用于軍費開支,也不愿投入資源稍微解決一下退伍軍人貧困等社會問題。
除了以上情況,老墨覺得,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國資本家們?yōu)榱俗非蟾偷纳a成本和更高的利潤,將生產線轉移向海外,導致美國內大量工作崗位消失,一大批人被迫失業(yè)。
從1979年到1983年間,威斯康星州消失了56000個工作崗位,這場就業(yè)危機的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近年來,伴隨制造業(yè)的衰落,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業(yè)率激增,2020年5月曾一度達到13.2%。
隨著美國社會階層的日益固化,對于大多數(shù)失業(yè)者、底層勞動者和新移民來說,跨越階層變得尤為困難。與此同時,精英群體憑借其廣泛的社會網絡、資本積累和信息獲取能力,逐漸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資本受益階層”。這種社會分層的現(xiàn)象在美國中產階級比例的縮減和貧富差距的擴大中淋漓盡致體現(xiàn)出來。
美國人大手大腳滋潤生活慣了,一旦人到中年失去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面對子女高昂的教育支出(老墨前面專門寫文章聊過美國教育問題《別天真了,美國名校之門永遠是為富人敞開的》)和房貸壓力,入不敷出久了,除了流落街頭,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美國的流浪漢不一定都是自甘墮落,在落到這一步之前肯定盡力掙扎過。可一旦走上了街頭流浪,就基本喪失了卷土重來賺最低工資的機會,淹沒在冷漠無情的現(xiàn)代美國社會中。
流浪漢是誘餌是生意更是籌碼
在美國,流浪者不僅成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不斷擴張的“產業(yè)生態(tài)”。
以舊金山為例,市政府全年與流浪漢相關的預算達到了驚人的6億美元,平均每個流浪者的年度投入高達10萬美元。盡管如此,舊金山的無家可歸者人數(shù)卻依舊不斷增長。這是為什么呢?
在美國政府“幫扶”流浪漢的過程中,從食物分發(fā)到住宿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被特定的慈善組織壟斷,形成了一個盈利豐厚的市場。
這些組織獲取政府資金的關鍵在于街頭流浪者的數(shù)量,導致他們沒有動力為流浪者提供長期的住宿或協(xié)助他們找到工作,重返社會。因此,就算美國政府每年投入巨額預算,街頭的流浪者人數(shù)不減反增,因為只有維持或增加流浪者的數(shù)量,這些組織才能繼續(xù)從政府的慈善撥款中獲益。
一個流浪漢產業(yè)相關的實體公司,可以是修建避難所的建筑公司,也可以是生產配送食品的餐飲集團或者物業(yè)配套管理,其所謂宗旨就是為無家可歸者爭取“更好的”生活,而背后是誰賺的盆滿缽滿呢?
美國回來的朋友告訴老墨,美國舊金山一座流浪漢公共廁所花了170萬美元,用兩年的時間才建成。當?shù)啬硡⒆h員還表示,該報價“十分合理”。
要知道,按照舊金山的房價,170萬美元,已經可以買到一座獨棟住宅,而美國卻用這樣一筆巨資,建造一座14平米的小公廁。難道舊金山為了彰顯自己經濟實力雄厚,這座公廁使用金子打造?更為離譜的是,這座公廁需要耗費兩年的時間,才能投入使用。不知道是因為美國人追求精益求精?還是美國的基建水平如此不堪?
大概是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現(xiàn)在美國各大“慈善公司”行事變得謹慎起來。紐約一項撥款4500萬美元的大額援助資金交給了一家名為“拯救美利堅”的私人公司。按照合同,這家公司要提供干凈整潔的庇護所來容納流浪漢長期居住。但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庇護所”隨處可見黑色霉菌和腐蝕生銹的管道,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吃的還是監(jiān)獄剩下的過期食品……
這樣的“優(yōu)質服務”最后竟然榮獲了市政府表彰,紐約市長現(xiàn)場宣布再撥款4500萬美元給“拯救美利堅”公司,使它一夜之間成了慈善行業(yè)標桿。老墨不禁好奇,這家公司背后的老板到底是誰?
原來,創(chuàng)始人是前任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而監(jiān)管這兩筆上億美元財政撥款的是誰?他的親妹妹瑪莉亞。一家子“大善人”,這可真是趕巧了。再看看經費使用清單,分發(fā)食物和物業(yè)管理,占比30%的服務費,堪比五星級大酒店,60%的員工都是政客的朋友。
拯救美利堅公司
近年來,隨著人數(shù)增長,流浪漢群體甚至還成為美國政治選舉博弈的籌碼。政治左翼勢力以為流浪漢提供恰當?shù)木幼『椭胤瞪鐣x項為口號,爭取其支持。右翼則將他們描述為劣等人、福利制度寄生蟲和罪犯等,以獲得政治保守者的支持。
流浪漢的話題淪為政客們的選秀口號,但這些演出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2022年12月,拜登政府曾公布一項無家可歸者問題應對計劃,目標是2025年讓無家可歸者數(shù)量減少25%?,F(xiàn)在看來,這項計劃已經落空,而根除流浪漢問題在資本的把持操控下也難如登天。
老墨從美國大街上流浪漢的身影,看到的不僅僅是個體的困境,而是美國政治經濟體系對底層民眾的持續(xù)邊緣化。
數(shù)量龐大的流浪漢群體背后隱藏著住房、就業(yè)、貧困等民生問題,同時全面折射出美國公共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就業(yè)、刑事司法政策、種族主義等系統(tǒng)性痼疾。
有一些公知對此視而不見,甚至還贊揚美國的流浪漢生活條件超過他國普通民眾,宣揚無需勞動即可生存的自由。是精美的濾鏡太厚,還是撒謊成性蒙蔽了公知的雙眼?
當美國社會深刻的裂痕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再反觀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制裁,以及對底層人群的所謂“慈善”,所有這些荒誕的行為只是為了掩飾其內部深層的社會問題和沖突,卻暴露了更加復雜且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
責任編輯:牛堡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