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制裁已到了不分任何領域的地步,連《天鵝湖》、小貓小狗都不放過。
在地球之外的國際空間站也沒有消停,現在又到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了。
3月19日,俄羅斯航天局局長羅戈津當天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切斷俄羅斯與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的連接。但他認為不必對此感到緊張,因為俄羅斯有格洛納斯(GLONASS)系統(tǒng)。
羅戈津對記者說,“你們知道這個消息嗎?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訴你們,美國人正在考慮這種選擇?!?/span>
GPS是美國對付俄羅斯的一張科技牌,在美國還沒有公開用這張牌威脅俄羅斯時,俄航天局先一步主動提及此事,就是在告訴美國:你這招不管用,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美國是否會打出GPS這張牌?白宮還在評估階段,因為GPS是美國的領導權的象征之一,盡管各國可以免費使用,但許多國家也不得不處于對美國的依賴地位。
如果美國對俄羅斯民用領域的衛(wèi)星導航服務下手,那么,眾多國家將對GPS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一些國家會尋求與GPS之外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合作,長遠看,美國必定會承受一系列的政治后果。
不過,照美國目前的歇斯底里狀態(tài)來看,就算白宮還在猶豫,但國會也會跳出來出臺相關制裁法案,總之,美國沒有什么事情干不出來。
俄羅斯幸好有格洛納斯(GLONASS)系統(tǒng)可以化解美國的威脅,因為俄羅斯軍事領域的精確導航掌握在自己手中。民用領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問題并不大。
這件事也證明了中國擁有“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極端重要性,好在我們國家有先見之明,下定決心搞出了自己的導航系統(tǒng)。否則,就不僅僅是被動了,而是會被美國搞成“瞎子”。
中俄對美國的狠毒手段也早有預防,2018年11月7日,中俄就批準了格洛納斯(GLONASS)與北斗系統(tǒng)的合作協(xié)議(不包括軍事)。
在如此敏感的領域,中俄民用技術能夠實現合作,一是基于中俄互信程度,二是緣于兩國都受到了美國的巨大威脅。短短四年不到時間,美國果然打出了GPS這張牌。
現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北斗的重要性了!早些年有些親美人士還一直在反對中國研發(fā)北斗,說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理由是GPS屬于全人類,美國承諾絕對不會關閉等等。
要是信了它們的鬼話,中國今天不會有北斗、不會有航母編隊、連18億畝耕地紅線都成問題。事實證明,它們不僅僅是鼠目寸光,更是包藏禍心。
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代表著一個國家在太空科技領域的競爭能力。全球只有四家有這個能力:美中俄歐。
中國于2020年6月23日上午9時43分04秒,在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最后一顆組網衛(wèi)星,為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發(fā)射畫上圓滿句號。
這是中國第55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北斗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也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全人類的新時代。中國將在2035年建成以北斗為核心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
中國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還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地方--衛(wèi)星導航專利累計申請7萬多件,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北斗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
中國在1994年啟動北斗一號系統(tǒng)工程建設,2000年第一顆北斗導航實驗衛(wèi)星上天,到第55顆導航衛(wèi)星成功入軌(百分之百的發(fā)射成功率),中國人用了20年,每一步都走得穩(wěn)穩(wěn)當當。
當年我們想跟歐洲合作,歐洲卻非常矜持,將中國排斥在外。你怎么配得上高貴冷艷的伽利略系統(tǒng)呢?就算合作,歐洲也不讓中國進入決策層,那中國便撤資走人,自己研發(fā)。
十幾年過去后,北斗已將伽利略越甩越遠,2019上7月11日,由于受到地面基礎設施的技術故障影響,“伽利略”的導航和計時服務中斷,運營商網站上的所有衛(wèi)星都被標記為“無法使用”,用戶無法接收到衛(wèi)星信號。
伽利略導航系統(tǒng)坐著輪椅搖了七天,才恢復過來。
歐洲航天局面臨著技術和資金雙重瓶頸,伽利略將來就等著別國收購,如果它還有相當價值的話。
中國人只要制定了計劃,作出了決策,就不會再有爭論,上下一心落實到底,用成績說話,這就是體制的優(yōu)勢。
而歐洲無論做什么重大項目,必須先周旋20多種不同意見之中,好不容易統(tǒng)一了意見,又來個脫歐的(英國拆除了馬島和阿森松島的兩個伽利略傳感器站)。
美國并不擔心伽利略威脅GPS,因為它了解伽利略脆弱之處,但美國將北斗視為心腹大患,極為焦慮。它想在GPS還擁有巨大優(yōu)勢的情況下,從全球民用導航系統(tǒng)市場入手,封殺“北斗”。
美國對華為5G就是這么干的,你沒有海外市場,你的收益就會下滑,慢慢萎縮,直到資金斷絕,被迫停滯。
華為5G遇到的困難,就是“北斗”在民用發(fā)展領域將來要面對的狀況。
美國五角大樓在早在幾年前就發(fā)布了關于限制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在全球推廣的報告。它們指責中國將太空“軍事化”,美國在為把“北斗”排斥在全球民用市場之外做輿論準備。
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tǒng)則可以與“北斗”對接,以增加坐標準確性,2017年中俄兩國專家成功測試了兩個系統(tǒng)在國際運輸走廊“歐洲-中國西部”的俄羅斯段的導航能力,全長約7000公里。
西方代表不了全世界,中俄在聯(lián)手突破美國的封鎖線,“北斗”首先要擁有國內市場,然后拓展友好國家的市場,站穩(wěn)腳跟之后,才能跟美國競爭。
換句話說,將來其它國家是選擇中俄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還是選擇GPS?就會成為一個政治問題。從華為5G的遭遇就可以看到,這真是美國所說的“安全問題”嗎?這是政治問題。
如果中國沒有發(fā)展自己的北斗,就美國對中國的這種敵意,它將來會讓你使用它的GPS?那些鼓吹“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專家”,話說得再漂亮,結果也只能是任由別人擺布。所以,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何等重要!
中國發(fā)展北斗導航系統(tǒng)之目的是為了造福人類,耕地呀、放牛呀、打魚呀、開車呀,大到飛機輪船護航指路,小到外賣小哥送餐,還有城市燃氣、城鎮(zhèn)供熱、電力電網、供水排水、智慧交通、敬老愛老等民生領域……疫情初期,雷神山、火神山快速竣工,都有北斗在背后助力。
但賊看誰都像賊,美國的思維是:一說到北斗有助于海洋航行,馬上想到中國要成為海洋大國,再想到中國要統(tǒng)治太平洋,再想到美國航母行動不便,再想到以后不能收保護費了,再想到美國霸權旁落……
美國對中國在任何領域的發(fā)展都會感到不安,這是病,得治。
正是因為這種心病作祟,2018年6月18日, 特朗普下令成立單獨的“太空軍”?!疤哲姟钡娜蝿罩饕褪窃谕馓詹渴鹞淦?,必要時直接打掉別國的軌道衛(wèi)星,凡是美國不喜歡的衛(wèi)星,都存在被擊毀危險。
這并不是特朗普個人的意志決定,而是美國為贏得太空科技競爭的戰(zhàn)略計劃。
既然美國敢這么干,那么中國、俄羅斯也會在太空采取反制手段。
這次俄烏軍事沖突,給許多人都好好上了一課,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牌,美國都會打出來,該來的都會來的。所以,我們必須加緊科研力度和基礎教育工作。
致敬北斗團隊!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是中國科技人奮斗的見證和豐碑之一: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