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美軍及其北約盟軍從阿富汗撤離后,俄軍是否會趁虛而入,填補權力真空,一直是戰(zhàn)略界較為關注的話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表態(tài)稱,俄方希望阿富汗局勢盡快恢復平靜。如果戰(zhàn)火蔓延至集安組織國家或極端勢力趁機向中亞滲透,俄不排除出兵阿富汗,鏟除極端勢力,協(xié)助阿政府恢復秩序的可能性。這一表態(tài)與上合組織杜尚別外長理事會議發(fā)布的聲明不符。
▌阻止俄羅斯出兵,塔利班需要摘掉“恐怖組織”的帽子。
塔利班是美國中情局和巴基斯坦情報部門共同扶植對抗蘇聯(lián)的激進學生組織。其建政后,奉行原教旨主義,并收留本拉登,觸怒了華盛頓。白宮將其列為恐怖組織,發(fā)動戰(zhàn)爭將其推翻。塔利班雖然在國家治理上表現(xiàn)激進,但其并未對外輸出革命,除了用殘酷手段虐殺出賣國家利益的政治犯和對抗侵略者外,并無其他出格行為。將其貼上“恐怖組織”標簽,實有污名化之嫌。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被污名化并失去政權后,阿拉伯國家也放棄了對塔利班的支持。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塔利班一面依靠群眾自力更生;一面著手轉型,尋求中東遜尼派國家的支持。經過艱難奮斗,重新在阿富汗站穩(wěn)腳跟。美軍為了繼續(xù)留在阿富汗,經略中亞,有意放松對塔利班的打擊力度,給了其一個喘息的機會。后在阿聯(lián)酋的撮合下,美國就撤軍事宜與塔利班展開談判,最終達成撤軍協(xié)議。
美軍的撤出與塔利班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抗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照理說,作為“勝利者”的塔利班有足夠的理由和資格主導這個國家的未來。但俄羅斯卻以恐怖組織卷土重來為由,威脅出兵阿富汗。塔利班曾因推翻親俄的納吉布拉政府而被莫斯科列為恐怖組織。美軍完全撤出后,俄軍以打擊恐怖分子的名義進入阿富汗的可能性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塔利班必須盡快摘除被強權施加的“恐怖組織”標簽,向全世界表明塔利班是一個溫和的政治組織。塔利班唯有以反對派身份與阿富汗政府博弈,俄軍就不能以反恐的名義進入阿富汗。
為此,塔利班采取了三大措施:首先是向鄰國派出代表團,言明政治主張,作出相關承諾,以獲得盡可能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主動與喀布爾政府展開和平談判,要求后者執(zhí)行協(xié)議,釋放被關押的7000名塔利班士兵,獲取戰(zhàn)略主動,將破壞和平的責任推向對方。最后是要求聯(lián)合國剔除肆意妄加的“恐怖組織”標簽,將其視為阿富汗國內反對派武裝。
▌俄羅斯提議伊朗和印度出兵阿富汗,試圖將地區(qū)局勢復雜化,意在謀求阿富汗未來政治進程的主導權。
塔利班的真誠表態(tài)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中方歡迎一個溫和的塔利班重返阿富汗政治主流;英國國防部宣布:如果塔利班上臺,不排除與其合作;美國早已表示不對阿富汗的未來局勢預設前提,將阿富汗的前途交由阿人主導。五常中只有俄羅斯明確反對塔利班上臺。加尼政府邀請俄羅斯和印度出兵聯(lián)合剿滅塔利班,俄羅斯提議伊朗和印度共同加入解決阿富汗問題的美中俄“三駕馬車”擴充機制,試圖將局勢復雜化。
伊朗魯哈尼政府對出兵阿富汗態(tài)度謹慎,伊朗是什葉派主導的國家,塔利班是遜尼派,出兵阿富汗不僅會遭到塔利班的堅決抵抗,還有可能激發(fā)與沙特、阿聯(lián)酋、土耳其、巴基斯坦等遜尼派國家的矛盾。雖然出兵阿富汗可以擴大什葉派的地區(qū)影響力。但伊朗當前的經濟實力不支持這一冒進行動。另外,塔利班與巴基斯坦關系密切,而巴基斯坦的背后大哥又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阿富汗內部事務,冒昧出兵勢必會得不償失。
阿富汗是連接我國和伊朗的戰(zhàn)略通道,伊朗要想突破美國的能源封鎖,需要配合我國的中亞和中東戰(zhàn)略,維護阿富汗的和平穩(wěn)定。伊朗與俄羅斯在敘利亞有過長期合作,俄羅斯在以色列的施壓下,一度要求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什葉派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遭受嚴重擠壓,而莫斯科的影響卻在不斷提升,德黑蘭付出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終什么也沒有撈到。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會甘愿繼續(xù)充當莫斯科的陪襯嗎?
巴基斯坦是印度的死敵,塔利班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的抵抗運動給印軍造成了巨大損失,加尼政府和俄外長邀請印度出兵阿富汗,對莫迪政府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但橫亙在印軍的難題是,如何將大規(guī)模作戰(zhàn)部隊和軍用物資運往阿富汗境內。巴基斯坦不可能讓印軍共享美軍及其北約盟軍的陸上過境通道,伊朗雖然與印度關系不錯,但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情況下,向印度開放邊境的可能性也不大。
莫斯科明知伊朗和印度入局阿富汗的可能性很小,為何還要大張旗鼓地發(fā)出邀請呢?小平認為,其意在宣布莫斯科將主導阿富汗未來的政治進程。俄《生意人報》此前報道,俄總統(tǒng)普京6月16日在日內瓦與美國總統(tǒng)拜登會晤時,曾向美方提議由俄軍代替北約盟軍在阿富汗境內打擊塔利班等極端組織,以換取美軍撤至俄駐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軍事基地以監(jiān)控阿富汗局勢。當記者向克宮求證普京是否確實提出這項提議時,佩斯科夫稱他“無法證實或否認”。這與中方要求美國撤軍,由阿富汗人民來決定該國的未來是背道而馳的。暴露了莫斯科的政治野心。
▌美國撤軍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美國在阿富汗經營了20年,付出了巨大代價,怎么可能輕易將阿富汗拱手讓人。除非美俄之間達成某種政治交易,華盛頓認為值得為此賭一把,否則任何試圖填補阿富汗權力真空的國家或組織都將付出慘重代價。美軍撤出阿富汗,并非無力應對塔利班的攻勢。其真實目的有兩個:一是請君入甕,挑撥中俄關系。二是抽身泥潭,以換取經濟利益。
先談第二個目的。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卻無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我國是全世界最大原材料進口國,又是阿富汗的善鄰,可以說是占盡了地利之便,卻無法迎來天時人和之機。歐美巨頭坐擁巨額財富,卻無法變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寄希望于我國的投資。而我國提出的投資條件是,歐美必須從阿富汗撤軍,阿富汗只能由“阿人主導,阿人所有”。
歐美撤軍是為了吸引我國資金,投資建設被其破壞的爛攤子。欲借他國之力,將阿富汗建設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以達到長期駐扎的目的。白宮宣布撤軍,并不意味著其接受非親美勢力主導阿富汗未來政治進程。塔利班既不親俄,也不親美,且與我們的兄弟之邦巴基斯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阿富汗國內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由塔利班溫和派主導阿富汗未來的和平進程對我國是最有利的。
這就要求塔利班進行自我革新,不斷改善自身形象,獲得國內民眾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認可。美方在邀請我國前往阿富汗投資的同時,也在與莫斯科暗通款曲。從阿富汗安全部隊在塔利班的追擊下逃往鄰國塔吉克斯坦,而塔方沒有采取強力措施的情況來看,普京和拜登在6月16日極有可能已就阿富汗問題達成協(xié)議,即美軍撤至俄駐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軍事基地以換取俄羅斯向阿富汗派兵。果真如此的話,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名義上是美俄在阿富汗合作,實際上美欲借俄之手消滅塔利班。
俄羅斯控制了阿富汗相當于控制了規(guī)劃中的中歐班列南線以及中伊能源通道。這將使中方在跨境物流和能源供應方面更加依賴莫斯科。俄羅斯正在蘇丹尋求建設海軍基地,與緬甸軍方交往密切,控制阿富汗后,如果其與印度夾擊巴基斯坦,我國的能源命脈將徹底被掐斷,歐洲的能源悲劇極有可能在我國重演。因此,阻止俄羅斯出兵阿富汗,除了需要中亞國家和伊朗的支持外,美國也需要繼續(xù)承擔對阿富汗的安全責任。
▌美國使出連環(huán)殺,中方將協(xié)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恐怖分子。
拜登接受普京提議的前提條件是土耳其必須在阿富汗發(fā)揮關鍵作用。土耳其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對手,白宮此舉意在制衡俄羅斯未來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如果安卡拉拒絕充當美國的離岸平衡手,白宮絕不會將阿富汗的控制權交給莫斯科。因此,阻止俄羅斯出兵阿富汗的最好方式,是阻止土耳其充當美國的離岸平衡手。土耳其一直暗中支持東突恐怖組織,埃爾多安多次在新姜問題上拿捏我國,榨取了不少利益。如果土軍進駐阿富汗,誰能保證其不會將盤踞在敘利亞伊德利普省的東突軍團轉移至阿富汗,從而危及我國邊境地區(qū)安全?
土耳其仗著美國和北約的暗中支持,在敘利亞問題上得寸進尺,不斷擠壓俄伊聯(lián)軍的戰(zhàn)略空間。莫斯科曾經邀請我國出兵敘利亞,共同打擊東突恐怖分子,后因反對聲過大,我國放棄了出兵計劃。近期,王外長訪問了埃及、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三國。表示將協(xié)助敘方打擊恐怖組織,這意味著東突的末日已經進入倒計時。我國航母打擊群很有可能會在近期進行首次遠洋作戰(zhàn)訓練,通過蘇伊士運河前往東地中海發(fā)射巡航導彈打擊東突恐怖組織。如果土耳其迷途知返,放棄阿富汗增兵計劃,一切還有商量的余地,如果執(zhí)迷不悟,就休怪我方不客氣了。
▌阿富汗問題的應對之策。
土耳其向阿富汗增兵,不僅對我國形成安全威脅,也阻斷了俄軍南進之路,還將構成針對伊朗的遜尼派包圍圈,伊朗勢必會介入其中,阿富汗將導致中俄伊戰(zhàn)略同盟的瓦解。因此,阻止土耳其出兵阿富汗,是阻止俄伊軍事介入阿富汗局勢的先決條件。其次是塔利班的和平轉型,放棄武力統(tǒng)一全國的計劃,盡最大的努力與阿富汗政府軍談判,改善形象,籠絡人心,壯大自己,利用大國影響力,在阿富汗新政府中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循序漸進,直至最終在阿富汗建立一個不受任何大國控制的獨立政府。只要阿富汗不亂,外部勢力就沒有卷入的借口。中資進入后,控制阿富汗礦產資源的歐美企業(yè)也將獲得巨大經濟利益,這是一個多贏的結局。
中方是唯一能夠幫助阿富汗實現(xiàn)經濟騰飛的國家。無論阿富汗未來政府由誰主導,阿富汗人民都希望維持緊密的中阿關系。因此,在局勢不是非常明朗,或者說阿富汗政治進程不符合我國預期的情況下,我們就沒有必要去主動擁抱他們。
正是基于這樣的邏輯,小平反對國內某些專家強烈要求介入阿富汗局勢的呼聲,這不僅不利于阿富汗局勢的穩(wěn)定,還會帶來無窮后患。防止東南方向破局是我國當前的戰(zhàn)略首選,穩(wěn)住南亞、中亞,進一步鞏固與俄羅斯的伙伴關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能動搖的戰(zhàn)略基石。在東南方向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經略西部,必須避免與俄羅斯的戰(zhàn)略競爭,當然,這一背靠背的關系是以不能犧牲彼此核心利益為前提的。加強與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以及中亞五國在地區(qū)問題上的磋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總之,不卷入阿富汗內部紛爭,與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勸和促談,做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阿富汗內政,我想這是我們需要長期堅持的底線。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