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兩位名人去世了,一位是86歲的著名鋼琴家、傅雷之子傅聰;而另一位是106歲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qū)工程兵主任黎光。
前一位去世的消息全網(wǎng)刷屏,微博熱搜、百度搜索風云榜都位居前列,還有眾多高大上的主流媒體給予大篇幅的報道。
而后一位去世的消息卻少有人知曉,微博熱搜、百度搜索風云榜根本都進不了,報道的主流媒體無論在數(shù)量、篇幅上都無數(shù)與前者相提并論。甚至于曾在南京軍區(qū)服役,一直關注軍隊的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看到黎光少將去世的消息。
那么這樣的現(xiàn)象正常嗎?
讓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吧。
兩名逝者的如煙往事
傅聰:英籍華裔鋼琴家
傅聰,出生于上海,英籍華裔鋼琴家。是著名鋼琴家傅雷之子,以擅長演奏莫扎特、肖邦、德彪西的鋼琴作品而著稱,曾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yōu)獎,被譽為“鋼琴詩人”。
他知名度特別高的原因是三個,一是傅雷之子的身份,二是《傅雷家書》的廣為流傳,三是他于1958年公派留學波蘭期間出走英國,并于此后加入英國國籍。固然那個年代傅聰出走(這里我沒有用叛逃這個詞)有其特殊的原因,且傅聰并未效力反華勢力,也未見有資料報道傅聰有過攻擊過祖國的言行,但他此舉確實間接導致了傅雷夫婦后來的自殺。
黎光:開國少將
黎光,四川儀隴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副軍長,南京軍區(qū)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qū)司令部顧問等職,于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黎光參加過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曾數(shù)度受傷。1934年,黎光的小腿被子彈打中,傷口感染化膿。醫(yī)生要他截肢,他堅決不同意:“我革命剛開始,沒有腿怎么打敵人?”后來,經(jīng)搶救,黎光保住了腿??谷諔?zhàn)爭時,一顆子彈從他的左肩穿過,打入左下顎,從右耳根穿出。當晚,日軍又襲擊傷病員住的村莊,戰(zhàn)友將他用一床毯子裹好,藏在廁所里,才幸免于難。
開國上將呂正操曾稱贊黎光“個性強、作戰(zhàn)勇敢、決心硬”。
一點思考
我從不否認傅聰?shù)乃囆g成就,也認同藝術無國界的說法,同樣與眾多的網(wǎng)友一樣為他不幸身患新冠離世而可惜。追思應該,畢竟逝者為大。但拔高到全網(wǎng)刷屏的地步,可有必要?
兩位逝者,一位是為保自己而舍父母的傅聰,一位是為保國家而敢犧牲的黎光,一位是英籍鋼琴家,一位是開國少將,誰應該被我們緬懷?
當然作為個人,我們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價值取向,選擇緬懷誰都沒有問題,只要我們不違背法律法規(guī),不違背公序良俗。
只是,我很想問那些特別高大上的超級主流媒體,你們了解你們肩上的社會責任嗎?你們可是社會價值觀傳遞的風向標啊。
當你們大張旗鼓熱捧鋼琴家傅聰去世而忽略開國少將黎光去世的時候,這究竟是想向社會傳遞一種什么樣的價值觀與導向?
后記
黎光少將去世后,開國將帥健在僅6人,而且全部是少將。
在此前10名開國元帥、10名開國大將、57名開國上將、177名開國中將已經(jīng)全部離世,開國少將也離世1354名。
在此請允許我莊重地寫下這6名健在的開國少將的名字:
01
楊永松少將:出生于1918年,廣東大埔人,原北京軍區(qū)工程兵政委
02
鄒衍少將:生于于1915年,江西興國人,原中央紀委委員、沈陽軍區(qū)副政委
03
張力雄少將:出生于1913年,福建上杭人, 原云南省軍區(qū)政委、江西省軍區(qū)政委、福州軍區(qū)顧問
04
王扶之少將:出生于1923年,陜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補委員、山西省委書記、烏魯木齊軍區(qū)副司令員
05
文擊少將:出生于1918年,河北霸縣人,原炮兵副司令員、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
06
涂通今少將:出生于1914年,福建長汀人,原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副部長、軍事醫(yī)學學院長
請讓我們銘記那些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熱血與汗水的人。
責任編輯:水墨江南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