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直擊西方 >瀏覽文章
7月14日,英國數字、文化、媒體、體育大臣奧利佛·道登在議會表示,從今年年末(12月31日)起英國電信公司將禁止采購華為5G設備。英國電信公司在2027年前應該把自己的設施完全擺脫華為公司。
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對華為態(tài)度的急轉彎把英國電信商搞得頭暈目眩,這個“艱難”決定意味著:
一、拆除華為原有設備所需要高達三十多億英鎊費用,將由英國自己買單,美國決不會因此補償英國一個便士。
二、英國數字信息發(fā)展將面臨滯后局面,英國民眾體驗5G至少要拖后三年。
三、給英國脫歐之后急需的中英貿易談判制造了困難。
這是對英國百害而無一利的決策,中國外交部已提醒英國,它將為此付出代價。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英國重新做出決定后表示歡迎,并打算在7月20日前往倫敦與約翰遜會面,下一站是丹麥哥本哈根。
大英帝國玩了一輩子兩面三刀,以前,它總是出賣別國利益來滿足邪惡者,二戰(zhàn)前,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給納粹德國是典型的英式手法。
但英國現在居然淪落到出賣本國利益去滿足愈發(fā)邪惡而瘋狂的美國,說明倫敦一些政客已將英國視為美國殖民地,說嚴重點是叛國行為。
英國在與華為合作問題上,兩屆政府都掙扎過。
2019年4月23日,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5G建設事項,特蕾莎∙梅決定同意華為公司“有限制”地參與5G網絡非核心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一項反復權衡利弊后的決定。
《每日電訊報》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無視美國警告,批準華為參與本國5G網絡建設。
在一年多時間內,保守黨內閣基調似乎已經確定,英國電信企業(yè)也開始在各大城市建造5G網絡建設,華為也加大了對英國的投資。
2020年1月28日,英國新一屆內閣,在首相約翰遜主持下,再次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行內部討論,并宣布允許華為公司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項目, “他們(華為)參與5G通訊基礎設施非敏感部分的工作份額將占35%?!?/p>
白宮隨即表示,他們英國的決定極度失望,要求英國重新考慮。
半年后,英國卻放棄了獨立,選擇了追隨。
一方面是特朗普親自電話施壓(老頭事后自己吹噓的),拿美國市場跟英國攤牌;一方面是英國情報機構對政治的影響力過于強大,它們是“五眼聯盟”堅定維護者,而“五眼聯盟”對中國的敵視眾所周知。
英國稱將在2027年前完成脫離華為工作,不過,美國大選之后,如果特朗普離開白宮,英國是否會再次急轉彎?可能性很大。
七年之后,中美關系,中歐關系也存在著極大變數。
從技術上來說,5G到那時也將有新的發(fā)展,而華為肯定仍是市場領先者,畢竟其它競爭者根本無法做到華為對科技開發(fā)的投入水平。
一個在某領域技術上落后的“反華聯盟”,又如何能抵制技術先進者?愚昧永遠戰(zhàn)勝不了科學。
約翰遜內閣的選擇,跟放火燒毀5G基站行為在愚昧程度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只不過多了件“國家安全”的外衣。
某些英國政客放著噴噴白米飯不敢吃,卻捏著鼻子接過美國端來的一盆狗屎,還硬氣地跟大家說:不是美國逼我吃的,是我自己要吃的。
逼迫英國成功后,美國馬上向德國施壓,此前,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在7月11日接受《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重申了德國立場:“我們不會把華為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
德國是基于情報部門的判斷,它們一直不認為選擇華為設備會威脅到國家安全,這是“五眼聯盟”與非”五眼聯盟“情報機構的重大區(qū)別。
美國打擊德國的重點并不是華為,而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
蓬佩奧15日在國務院對媒體聲稱:美國將“北溪-2號”和“土耳其流”歸入《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中第232條制裁條款對象。
他直接將德國列入了法律上的”美國敵人“,如果德國不放棄與俄羅斯合作的話。
蓬佩奧說:“這是對參與俄羅斯項目公司的明確警告,它們馬上退出這些項目,否則后果自負?!?/p>
制裁將涉及到參與”北溪2“項目的德國以及歐洲企業(yè),瑞士Allseas去年就被美國嚇得宣布停工,還有一家荷蘭公司。
全歐洲將有120多大大小小企業(yè)會受到美國制裁,但默克爾政府堅持要將”北溪2“完成并投放使用。
德國外長馬斯17日回應:“美國政府無視歐洲權利和主權。歐洲能源政策應由歐洲制定,而非華盛頓,我們拒絕跨國制裁?!?/p>
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準備創(chuàng)建一套結算機制,以規(guī)避美國的制裁。
實際上德國在對俄問題的政治態(tài)度上與美國一直保持一致,以每年200多億歐元代價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美國仍然沒有滿足,一定要讓”北溪2“前功盡棄。然而,”北溪2“對德國來說不僅僅是經濟利益問題,更是能源戰(zhàn)略安全問題。
如果沒有”北溪2“,那么俄天然氣只能通過烏克蘭管道輸入德國,再轉輸到歐洲,而烏克蘭管道掌握在美國手里,一旦美國不高興,隨時可以對德國“斷氣”。
如果德國對美國是信任的,那么就不會與俄羅斯合作”北溪2“項目,反過來,特朗普政府的胡作非為,更加劇了德國對美國的不安全感。
德國像英國那樣品嘗美國端來的狗屎,是因為默克爾政府具有政治穩(wěn)定性。除了少數親美政客,德國各界在”北溪2“問題上是比較團結的。
美國不但嚴重侵犯歐洲盟友利益,還無視它們的主權。蓬佩奧所說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第232條,只是美國的法律,它能管到德國嗎?
默克爾在7月1日就說過,美國的制裁不符合德國政府對法律的理解(你家的法律管不到我),柏林認為應該完成該項目。
在美國與中俄高度對抗背景下,德國成為了對抗的交匯點,華為和”北溪2“都受到了美國的制裁威脅。
德國承受的壓力要遠遠大于英國,但德國人比英國人要硬氣得多。
默克爾之所以強硬,原因有三個:
一、德國工業(yè)4.0戰(zhàn)略規(guī)劃,它要發(fā)展智能工業(yè)的基礎設施,離不開與華為合作。如果美國有5G技術,德國會優(yōu)先考慮,問題是美國沒有。
二、要實現工業(yè)規(guī)劃,德國需要充足和實惠的能源保障,俄羅斯天然氣符合德國需求。烏克蘭線路無獨立決定能力,而美國頁巖氣又遠又貴。
德國最理想局面是:與俄羅斯合作建設新管道,又顧及烏克蘭利益,再買些美國“高級貨”。但就是這樣,美國都無法接受。
三,默克爾這屆做完就不做了,基民盟的黨主席也辭了,沒有選舉壓力,美國在政治上拿她沒辦法。
5G合作和”北溪2“項目,是戰(zhàn)后德國首次公開地將美國利益置于身后,但這是美國的二選一態(tài)度,讓德國失去了回旋余地。
美國不可能要求每個國家都能做到烏克蘭那樣--失節(jié)事大,餓死事小。
烏克蘭天然氣管道恰恰是美國自己切斷的,整俄羅斯整伊朗整得爽,但卻不顧及歐洲盟友的能源利益。
中國比俄羅斯更難對付,俄羅斯是拳頭硬(軍事),身體虛(經濟),中國不但拳頭硬,而且身體還不錯。
美國以舉國之力還整不倒一家深圳龍崗區(qū)的企業(yè),而這家企業(yè)還算不上是中國的巨無霸企業(yè),蓬佩奧們跳得再高又如何?他只能今天造謠、明天制裁,來來回回就干這些下三濫的事。
就像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昨天說的:美國除制裁之外,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干?
制裁,是超級大國一種特權,建立在不對等的實力基礎上,美國可以損失一千萬美元制裁某國,對它來說是毛毛雨,而不富裕的國家就難以承受。
但是,制裁只是手段,再強的國家也無法制裁全世界,否則,等于被全世界制裁。
中國也有能力制裁別國,但中國幾乎從不用“制裁”這個詞,現在要恭喜盧比奧等反華政客,還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終于喜提中國外交部“制裁”兩字。
世界力量對比正在發(fā)生重大變化,到了一定時候,國際體系也會出現相應變化。
美國折騰華為,折騰”北溪2“能得到什么?一是讓人看清它的野蠻底色,二是導致大西洋聯盟關系破裂。
特朗普前天還說建立歐盟為了占美國便宜,那杜魯門、肯尼迪,馬歇爾、摩根索他們豈非死不瞑目?
德國單憑自身力量是無法對付美國,它必須尋找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力量聯手,以對抗美國動輒制裁的蠻橫做法。其實英國也是如此,但大英自有國情在此。
美國之外的各大國聯手,存在共同利益上的可行性,這預示著國際秩序將會出現百年未有之巨大變化。
美國的路是自己走絕的!懂王要不再干四年?
責任編輯:春風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