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006
P. 16
特別推薦
從莫爾筆下的“烏托邦”,到康帕內拉書 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
中的“太陽城”,從摩萊里苦心寫就的《自然 戰(zhàn)的決定性成果,以最快速度研制出安全有效
法典》,到歐文身體力行的“新和諧公社”, 的疫苗,在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確保了經濟發(fā)展、
從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個 社會穩(wěn)定,并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
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人類對社會主義社會和制 支持。中國速度、中國奇跡的背后,是人民至
度形態(tài)的探索從未停止。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 上、生命至上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是同舟共
上的制度探索和實踐,成就了經濟快速發(fā)展和 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越性,是心系世
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 界人民安危福祉的國際主義精神!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建立體現社會 德國政治家埃貢·克倫茨這樣評價:中國
主義原則的制度作為追求。無論是互助合作運 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的方式方法,展示了社會
動還是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無論是“三三 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資本主義世界的舊藥方已經
制”還是“豆選法”,這些在革命根據地的早 不受歡迎,重心正在發(fā)生偏移。阿根廷學者馬
期實踐,都蘊含著社會主義的制度因素和價值 塞洛·羅德里格斯這樣寫道:這場危機再次凸
理念,為建立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 顯了兩種理念之爭,一種是資本主義,將所有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 社會關系都商品化,倡導消費主義、個人主
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既體現科 義、剝削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另一種是社會主
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符合中國的特殊國情。 義,倡導健康、教育、文化等不是市場上可交
社會主義公有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 易的商品,而是人民的權利。
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人民享
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受著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感受著前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制度問題更帶 所未有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制度
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只 和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
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yǎng)分的制度,才最 大代價取得的偉大成就,矗立起人類制度文明
可靠、也最管用。” 和政治文明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進入新時代,我們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 四
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
力現代化,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痹醋杂谠? 和戰(zhàn)略安排,黨和國家制度建設“施工圖”恢 遠流長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
弘展開。從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堅持馬 民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
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黨對人民 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歷經百年,
軍隊的絕對領導等根本制度,到社會主義基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已經融入在中國共產黨
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再到不同領域具有 的精神血脈,時刻形塑著億萬中國人的精神氣
創(chuàng)新性、支撐性的重要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 質。
義制度體系層次分明、系統完備,各項制度更 悠遠的文明傳承是她的基因。今年3月22
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國家治理中日益顯現出 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朱熹
巨大的制度效能。 園,語重心長地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
危機是制度的試金石。面對百年不遇的新 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
冠肺炎疫情,黨領導人民不惜一切代價阻斷疫 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
情傳播鏈條,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僅用3 義道路?”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