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外界一直嘲笑臺灣從美國買裝備就如同“在美軍不要的垃圾堆里淘寶”,但臺灣當局卻一直樂此不疲。
這不,美國剛剛宣布將向臺灣出售400枚岸基“魚叉”反艦導彈的消息,就讓部分島內(nèi)媒體如同打了興奮劑,甚至宣稱“可摧毀解放軍一半的水面艦隊,挫敗解放軍可能對臺灣的任何計劃”。
似乎臺當局無視了一個重要前提,隨時代發(fā)展,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科技突飛猛進,這種設計于上世紀70年代的反艦導彈,當真還有如此威力?
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從來都是次一級的,等著淘汰的,這次的“魚叉”反艦飛彈也不例外。
從參數(shù)上看,這款飛彈不是超音速,而是次音速,射程也只有120公里,完全沒辦法搞所謂的源頭打擊。
美國五角大樓也非常清楚,“魚叉”嚴重落后于時代。為此,美軍早就開始大力發(fā)展新一代反艦導彈,主打隱形化和智能化。
例如美國海軍正在用新一代“海軍打擊導彈(NSM)”和“遠程反艦導彈(LRASM)”組成高低搭配,替換在射程、隱身性能和智能化等各方面都明顯落后的“魚叉”導彈。
即便是性能相對低檔的NSM,其射程也遠達200公里,具有更先進的紅外導引頭,強化了目標識別能力,讓導彈打擊精度更高。
更何況,美國智庫今年初的兵推結果顯示,美軍需要動用大批戰(zhàn)略轟炸機發(fā)射數(shù)千枚先進的LRASM反艦導彈,才能在臺海沖突中以極大的代價“勉強挫敗解放軍艦隊”。請注意,這還是美智庫為了迎合某些政客需求,所做樂觀但不客觀的分析。
因此,臺軍想靠400枚性能落后的“魚叉”導彈就“摧毀一半的解放軍水面艦隊”,這個幻想實在是太虛無縹緲了…
就算是老舊武器,美國也沒打算立即出手。據(jù)悉,這批武器要到2029年才制造完成,等交付到臺灣手中時,咱們大陸的軍事打擊能力已經(jīng)不知道提升了幾個檔次了,臺軍拿著這些“破銅爛鐵”搞對抗,完全是白費力氣。
更何況,以現(xiàn)在的情形來看,美國大多數(shù)的精力都放在了俄烏戰(zhàn)爭上,多次對臺軍售交貨延宕,可能還要延長5至10年。
要有理哥看,臺灣此次買的武器集合了“裝備舊、性能差、生產(chǎn)慢”等各大缺點。
以上種種跡象,不禁讓人懷疑,民進黨是否是真心想“保臺”,還是又以購買武器為幌子,給美國親爹送錢表忠心?
從蔡英文對美國的反應和政策來看,似乎有理哥的判斷是對的。
蔡英文當局臺灣7年,再愚鈍的人都能感知到,其是個人利益大于派系利益,派系利益大于黨派利益,黨派利益大于臺灣利益。
否則,蔡英文就不會為了一個虛無的“全球領導力獎”,刻意在美國停留;
否則,蔡英文不會為了“英系”的發(fā)展,冒著“九合一”慘敗的風險,取消初選,強推自己的“子弟兵”參選;
否則,蔡英文不會為了維持民進黨的地位,用人民的血汗錢豢養(yǎng)網(wǎng)軍側翼,破壞臺灣“民主”...
蔡英文所謂的“抗中保臺”,重點不是在“保臺”,而是在“抗中”。
只要能達到“抗中”的目的,即使將臺灣賣給美國,蔡英文也在所不惜。
現(xiàn)在的臺灣,正在逐漸淪為美國的“后花園”,快被美國玩壞了。
美國缺錢了,便加大對臺軍售力度,從臺灣人民的口袋中掏錢,將臺灣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
有理哥相信,若美國政府不插手臺灣發(fā)展,臺灣人民的生活一定能好上數(shù)倍,不會因為吃不上雞蛋而苦惱,不會因臺積電人才流失而發(fā)慌,不會因為缺藥缺電而怨聲載道。
話又說回來,美國為啥會在此時對臺軍售?
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動作頻繁。針對美別有用心政客和蔡英文當局的謀獨小動作不斷,我們采取了強有力措施予以回應震懾,東部戰(zhàn)區(qū)圍島進逼,模擬對關鍵目標精準打擊,明顯讓臺灣感到壓力!
同時,大陸還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盡管我們已反復聲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美國已切身感受到大陸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美國在此時宣布對臺軍售,也算是對大陸的一種回應,就是說,你看吧,你家的傻小子還在我手上!
美國對臺軍售是美臺共謀,美國武裝臺灣的目的是打擊大陸,美國認為雖無法打敗大陸,但只要能傷及大陸皮毛便是成功。
第二,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之前,再狠割一把韭菜。馬上就要進行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了,美國扔出這樣的軍售,蔡政府不敢不同意,國民黨也不敢反對,如此高價出售軍備,是黃金時間窗口。
如果過了這個時間窗口,無論誰新上臺,為了不刺激大陸,可能會盡量減少對美軍售。
此時蔡英文急需美國支持,多高的價她都會同意,再說了,花的也不是她的錢,蔡英文又怎么會關心呢?對于“利益至上”的美國來說,有人主動送錢去庫存,何樂而不為?
第三,如今美軍突然一反常態(tài)地積極推進相關導彈交付,是希望落實所謂“刺猬戰(zhàn)略”,讓臺灣采購較小、較便宜、機動性更高的武器,以取代戰(zhàn)機與戰(zhàn)艦等昂貴大型軍備,“讓臺灣變成刺猬,以消耗解放軍戰(zhàn)力”。
第四,或許美國還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將臺灣武裝到一定程度后,允許臺灣加入到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之中,成為美日印澳四國聯(lián)盟在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封鎖中國的橋頭堡。
但是,實事求是來說,臺灣與大陸的軍力差距實在是太大太大,并不是靠收破爛就能彌補的。
在佩洛西竄臺和“麥蔡會”后,中國統(tǒng)一進程已按下加速鍵,執(zhí)迷不悟的蔡英文還在對大陸繼續(xù)“喊打喊殺”,還在不斷“貼臉”美國政府,妄圖“倚美謀獨“,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在自斷后路。
既然蔡英文要一條道走到黑,那么我們就靜靜看她還能“鬧騰”多久。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