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舉行會談。
馬科斯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是推動中菲互利共贏,并管控好南海分歧,還要建立兩國直接溝通的對話渠道,以避免雙方在敏感水域發(fā)生誤判。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政府還造謠中國在南海干擾菲律賓船只,并宣稱“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支持菲律賓”,塑造“中菲緊張”的謠言。隨著馬科斯訪華,謠言不攻自破。如此一來,美國以后再想攪亂南海,恐怕是越來越難。
1、首次訪華旨在開啟中菲“黃金時代”
會談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科斯是2023年中方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中國也是馬科斯首次正式訪問東盟以外的國家,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菲關系的密切程度,也說明雙方在彼此的外交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次訪華期間,雙方還計劃發(fā)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可以說,無論是客人還是主人,都誠意滿滿。
馬科斯早在啟程前就曾表示“期待此訪可以開啟中菲關系新篇章”。中國外交部也期待中菲雙方以此為契機,推動中菲關系提檔加速,開啟中菲關系新的“黃金時代”。
據菲媒報道,本次訪華很可能會誕生14項合作協(xié)議,涉及農業(yè)、綠色能源、雙邊貿易等菲律賓非常重視的關鍵領域,并將決定未來5到6年內中菲雙邊關系的基調和方向。
對于南海問題,中方在會談中也亮明了立場:中方愿同菲方繼續(xù)以友好協(xié)商方式妥善處理海上問題,重啟油氣開發(fā)談判,推動非爭議區(qū)油氣開發(fā)合作,開展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等綠色能源合作。
針對與菲律賓及東盟國家的關系,中方強調愿同菲律賓及其他東盟國家聚焦合作與發(fā)展,維護好東盟在區(qū)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推進“五大家園”建設,推動本地區(qū)擺脫冷戰(zhàn)陰影,免于陣營對抗,持續(xù)成為發(fā)展繁榮高地。
馬科斯也在會談中表示,中國是菲律賓最強勁的合作伙伴,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菲中友誼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菲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菲方愿繼續(xù)通過友好協(xié)商妥善處理海上問題,同中方重啟油氣開發(fā)。
相信馬科斯如果確實能夠在加強中菲兩國經貿合作的同時,避免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彼此消耗,對于推動中菲在新形勢下的雙邊合作將起到重要作用
如此一來,南海局勢的和平穩(wěn)定將為南海各國形成普惠效應,使各國共享南海和平發(fā)展紅利,共同成為繁榮高地。
2、從“懷舊之旅”走向“開創(chuàng)之旅”
可以說,馬科斯與中國的緣分由來已久。在臨行記者會上馬科斯講述了他1974年陪同其母、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訪華,為中菲兩國1975年建交奠定基礎的寶貴經歷。并稱,此后他便心系兩國關系發(fā)展,持續(xù)推動兩國人民友誼升溫,加強雙邊合作關系。
從1975年老馬科斯總統(tǒng)訪華,中菲正式建立外交關系,至今已48年。
2016年杜特爾特總統(tǒng)剛上任時,中菲兩國的關系正處于低谷期,數年來,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中菲關系重返健康軌道。
菲方“大建特建”計劃和中方“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對接,為菲律賓農業(yè)、工業(yè)帶來巨大發(fā)展機遇,同時也為兩國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大量機會。
自此以后,中菲雙邊貿易額成倍增長,中國也逐步成長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菲進行國事訪問更是正式確立了中菲兩國全面戰(zhàn)略合作關系。
2022年馬科斯總統(tǒng)上任后,多次公開表示將繼續(xù)構建更為堅實的對華關系,菲外交部部長助理英佩里亞爾也表示,穩(wěn)定且蓬勃發(fā)展的菲中關系對菲至關重要,也是菲外交的最優(yōu)先方向之一。
202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與馬科斯在曼谷舉行會晤,就雙邊關系達成重要共識。馬科斯表態(tài),菲律賓不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亞太地區(qū)的未來應由亞太國家自己決定。
中國和菲律賓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在兩國上千年交往史上,以誠相待、守望相助是中菲關系主流,也是兩國人民共有的寶貴精神財富。
因此,馬科斯此行也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談中期待的那樣,不僅是一次“懷舊之旅”,更是一次“開創(chuàng)之旅”!
3、菲律賓不甘再作馬前卒
美國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插手南海事務,菲律賓一直是美國想盡辦法拉攏的對象。早在十年前,美國就妄圖通過介入南海來遏制中國,主宰亞太,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2010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在河內高調表示要重返亞太,稱“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和“航行自由”是美國在南海的兩項“國家利益”。
此后美國多次煽動菲律賓通過法律,特別是國際仲裁來解決南海爭端。2013年1月22日,在美國的不斷慫恿下,菲律賓單方面將中國的黃巖島問題提交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提請第三方仲裁。
中國自然不會參與這場鬧劇,并嚴正地提出“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zhí)行”的四不原則。
彼時,菲律賓還沒有看清美國口蜜腹劍、兩面三刀的本質,中菲關系也在美國的插手和挑撥之下急劇惡化。
直到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中國正面挫敗美國后,才結束了這場“鬧劇”,而菲律賓也在這場“鬧劇”中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黃巖島被徹底納入中國管控范圍,部分產業(yè)也遭受重創(chuàng)。
有了歷史的教訓,南海周邊國家對美國兔死狗烹、過河拆橋的伎倆已經看得清清楚楚。
本次訪問出發(fā)前,馬科斯還表示“我期待與中方討論雙邊和地區(qū)政治安全問題,我們兩國之間的問題是菲律賓和中國這樣的朋友之間不應該存在的,我們將尋求解決這些問題,讓兩國互惠互利。”
相較于給美國充當馬前卒,馬科斯更希望自己去了解、去判斷,避免成為美國干涉主義以及離岸平衡戰(zhàn)略的下一個犧牲品。
4、合作共贏主旋律在南?;厥?/strong>
中國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一如既往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2年,中國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兩大倡議一經提出便引發(fā)強烈共鳴。
針對不斷上升的全球安全挑戰(zhàn)、糧食能源危機、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國展現(xiàn)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面開展國際合作,贏得廣泛國際贊譽。
針對周邊外交,中國不斷加強與周邊國家深化合作,奉行親誠惠容、睦鄰友好的基本方針,夯實政治互信,加強利益融合,區(qū)域合作不斷取得進展。
而美國,一直奉行“霸權外交”政策,一心想將其他國家納入由其主導的單邊國際秩序中,持續(xù)地大興保護主義、搞脫鉤制裁,完全沒有大國該有的擔當與責任。
尤其是拜登上臺以來,口頭禪就是“美國回來了”,要“重新領導”世界,真的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難看出,中國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的確要比美國的霸權主義更得人心。
中美外交戰(zhàn)略如此云泥之別,更讓周邊國家看清了誰才是可靠合作伙伴。此次馬科斯訪華,更說明南海周邊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國家間加強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相信合作共贏也將成為南海的未來的主旋律。
5、美西方的南海陰謀終將破產
一直以來美國為了阻止其霸權的衰落,先后發(fā)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zhàn)爭,入侵敘利亞,并在非洲和中亞地區(qū)進行軍事行動,但仍然難以阻止其霸權衰落的趨勢。
于是,美國就開始試圖孤立、封鎖反對其霸權行徑的各種力量,防止他們聯(lián)合起來。南海就成為美國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的重點目標。
美國政府和媒體長期以來一直熱衷于散布涉及南海的謠言,然而一次兩次可以糊弄人,時間久了,謠言不攻自破。
2022年11月下旬,美副總統(tǒng)哈里斯訪菲,意圖再次挑起南海爭端,卻引來菲律賓國內爆發(fā)反美抗議。
如今馬科斯親自訪華處理分歧,更是狠狠給了美國一記耳光。
除了菲律賓以外,越南等南海周邊國家也曾多次表示,將爭取和平解決南海爭端。
通過本次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訪華,我們可以看到,南海各國正愈漸形成和平合力。相信今后在南海問題上,各國很難會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其攪局南海的陰謀注定會以破產告終。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