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廣州,我不敢細看。
剛剛過去的6月1日,廣州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7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
作為疫情中心再度封閉的廣州,仿佛又回到去年那段灰暗的日子。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
01
昨晚,廣州荔灣區(qū)廣鋼新城。
幾百家住戶隔著窗子搞了一次大聯(lián)動。
遠遠看去,家家戶戶窗子里人影難辨,但卻聲音震天:
居民們你承我接式吶喊:“廣州!”
——“加油!”
有人拿著閃光燈奮力揮舞,
還有居民直接在陽臺上公放《我和我的祖國》。
沒有擾民警告,
反而引發(fā)了一場不約而同的大合唱。
連四、五歲的孩童都扒著窗口,喊著“中國加油!”
背后的大人卻默默紅了眼眶。
這一夜,千家萬戶。
有人隔著窗戶淚盈滿眶,有人隔著屏幕哭出了聲。
這幾天的廣州,太不容易了。
02
廣州疫情防控一線陣地,
一群剛剛大二、大三的00后,自愿加入到全民檢測的志愿者隊伍中。
場地人員嘈雜,
記者鏡頭下來自華南師范大學的女同學李楊已經(jīng)在現(xiàn)場喊到失聲:
“請來我這里測體溫!”
有的學生被分配在信息采集區(qū)、有的在等候區(qū),還有的在檢測區(qū)穿著厚重的防護服。
6月廣州的天氣越發(fā)炎熱,防護服一穿就是4小時不能脫下。
悶熱難當,但學生們毫無怨言。
只覺得更懂得了防疫醫(yī)護人員的辛苦。
沒有躺平,沒有內(nèi)卷。
志愿者群聊記錄里,只有“馬上來”、“通宵也可以”。
大家都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話里話外,懂事得讓人心疼。
此刻當代青年人身上彰顯的責任與擔當,最是難得。
03
還有4天就是高考。
原本以為這一年能平靜迎來人生中的第一份重要答卷。
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亂了廣州高考學子們的備考節(jié)奏。
然而外界嘈雜紛擾,他們坐懷不亂。
截圖自微博視頻@唐旋老師
廣州各區(qū)已經(jīng)統(tǒng)籌好高三師生全員的核酸檢測工作,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疏導。
一切安排就緒,學生們戴好口罩坐在教室里,做著最后的沖刺。
冷靜應對,全力以赴,無問西東。
廣東學子們,高考加油。
04
廣州的6月,伴隨著炎熱而來的,還有強降雨。
一張圖讓人感觸頗多。
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
檢測核酸的臨時站點沒有搭建好的帳篷,但防疫工作沒有中斷。
市民撐著傘來了,醫(yī)護人員在大雨中照常為他檢測。
一旁可愛的工作人員用塑料凳子罩在頭上,
權宜之計,卻能讓視線不受雨水干擾。
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廣州此次戰(zhàn)疫的決心。
05
荔灣中南街的一個街坊群里,有人徹夜難眠。
疫情打亂了正常生活,可能是因為家里存糧不多,泡面成了主要的食物。
丈夫卻因為妻子的一句話,難受了一晚上:
“要不我們?nèi)メt(yī)院打掉孩子吧,不然到時候孩子肯定沒有營養(yǎng)…”
有熱心腸的人看到后趕緊給他們支招,傳授自己的經(jīng)驗。
也有人說他們矯情,孩子沒有想得那么脆弱。
體諒一下,和他們情況類似的很多人都是初為人母。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怎么把父母的角色做好。
別急別慌,食物都已經(jīng)在路上了。
廣州
廣東各大商貿(mào)企業(yè)正在響應號召,夜以繼日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供應。
臨時“移動超市”陸續(xù)進駐社區(qū),將生活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
孩子大人,都會平安度過。
06
紅碼、綠碼我們見得多了,這兩天廣州卻驚現(xiàn)一批黃碼。
健康碼變黃的居民,不但無法乘坐公共交通,出入場所也會受限。
不但不得進入酒店、商場、超市、車站、機場等各類公共場所,學校、各類監(jiān)所、養(yǎng)老院等特殊場所也進不去。
圖源:網(wǎng)絡
原來,這是疫區(qū)涉及的重點人員中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的表示。
完成“三天兩檢”且結(jié)果均為陰性,系統(tǒng)才會解除黃碼。
加急找站點檢測核酸,成了居民們當前的頭等大事。
還好有大家的自覺,還好有醫(yī)護警衛(wèi)的在崗堅持。
07
一張女警雨中守護警戒線的圖片,傳遍全網(wǎng)。
她是今年4月剛剛加入廣州警隊的95后民警翁楊舒。
風雨大作,翁楊舒和同事們這幾天基本都是通宵值守。
最辛苦的還是那些白衣天使們。
廣州這樣悶熱的天氣,他們被捂在厚重不透氣的防護服里。
一邊忍受著酷熱煎熬,一邊手頭的工作一刻也停不下來。
還記得那個曾被胡歌“掀蓋頭”的廣州護士嗎?
2020年的大年初三,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曾萍馳援武漢一線。
因為在防護服上寫了“胡歌老婆”這幾個字,還被胡歌本人回復:
“你是最美麗的小光頭,沒有你和戰(zhàn)友們的堅守和無私奉獻,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期待疫情早日過去,期待早日掀起你的‘蓋頭’來。
這個名字暫時借你一用,之后記得還給我哦”。
圖源:南方都市報
如今她繼續(xù)在廣州的抗疫前線發(fā)光發(fā)熱。
去年為了抗疫剃了頭發(fā),現(xiàn)在已是長發(fā)及肩。
她說:“因為對國家很有信心,今年我不會再剃頭發(fā)了。”
08
時隔一年,廣州又回到外賣只能送到小區(qū)門口,要自己下去拿的日子。
圖源:微博
處于疫情封閉管理地區(qū)的市民,開始居家辦公、每天醒來看疫情新增情況。
說起來做起來都那么熟悉,但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經(jīng)過一輪考驗,再次面臨突發(fā)疫情的人們變得更有序更自覺。
該做核酸的做核酸,該打疫苗的打疫苗。
不慌不亂。
因為整個廣東省人民都打從心底認定:
中國強大,這次疫情,我們沒問題。
09
這次廣州疫情剛傳播開來的時候,有人說“廣州以一己之力,為國擋病毒”。
廣州妥妥的人流擔當,守護著中國的“南大門”。
但“擋病毒”的說法我卻不敢茍同。
無論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還是中國境內(nèi)任何一個城市,
沒有一座經(jīng)歷過疫情的城市,會希望疫情卷土重來。
廣州有包容與實干,更有滿滿的人間煙火。
既然疫情已經(jīng)來了,那就選擇風雨共度。
廣州人知道,只有積極應對、攜手鼓勵,才能再度擊退疫情。
何況祖國偉大,人民可愛。
這次廣州人民一定能再度難關。
沒有什么是一頓燒臘解決不了的,
廣州,加油!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