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顏色革命 >瀏覽文章
2010年12月17日,是突尼斯極為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由于一位年僅26歲青年在西迪布吉德市的政府大樓前的自焚,引起了一場風暴,點燃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這場風暴后來被稱為“阿拉伯之春”。一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了。經過這場動蕩之后,突尼斯如今的失業(yè)率比風暴之前更高,利比亞、敘利亞深陷內戰(zhàn)的泥潭。這場風暴為西方某些國家打著“人權高于主權”旗號進行干預提供口實罷了。背后誰在操縱這一場風暴,已經不言自明。
今天的中國,發(fā)展勢頭良好。但正面臨著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盟國家全面打壓。軍事上干預,他們力不從心——今天的中國早就練成了“你看不慣我,但也拿我沒辦法”的筋骨。但是,中國會不會出現(xiàn)一個“突尼斯小販”呢?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也是一個現(xiàn)實問題。現(xiàn)在全黨正在學黨史?為什么要全黨(重點是縣級以上領導)學黨史?并不是要掌握一些歷史故事,而是從黨史軍史中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汲取歷史智慧,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學黨史是為了塑造正確的黨史觀(有些黨員干部居然不信蒼生信鬼神),堅決清除西方史觀、唯心史觀、“民國史觀”,清除歷史虛無主義。從而達到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淬煉黨性,也就是“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從而更好的“辦實事、開新局”。
有些地方學黨史的教育活動,看起來轟轟隆隆,其實是不得要領。沒有真正領會深意,也不可能達到中央的要求。我理解全黨學黨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堅決防范兩個危險:一個是可以預見的風險,一個是不可預測的風險——注意,這兩個風險,涵蓋了所有可能的風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形態(tài)風險——當然包括顏色革命的風險,這才是我國國家安全中最現(xiàn)實的風險,幾乎沒有之一。
問題來了,中國會不會出現(xiàn)一個“突尼斯小販”?我的觀點是,既會,又不會。說會,是這么大一個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不可能不出現(xiàn)一點狀況。一些狀況處理不及時、不到位,一定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所利用,進行炒作放大。說不會,是我們國家已經有一整套防范意識形態(tài)風險的措施和機制,中國共產黨有堅強的領導能力和越來越高的威信。這是我們防范外部風險的最可靠力量。但防微杜漸,擦亮眼睛則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的意識。世界并不太平,中國更是處在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馬上要召開的世衛(wèi)大會,就是一次中西力量的大對決。這樣的博弈和斗爭,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常態(tài)化的現(xiàn)象。理性看待一些突發(fā)事件,以平常心來對待一些輿論現(xiàn)象,不盲從、不助瀾,是所有網民的必修課,更是一些黨員干部的必備本領。
遺憾的是,別說我們一些普通網民的認知存在問題,就是體制內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包括高級知識分子也看不清一些異常輿論背后的玄機,沒有做到守土有責。大家都知道,美國國會剛剛通過了一個議案,就是每年撥款3億美元,所謂用來扼制“中國影響力”的專項經費,說白了,就是抹黑、打壓、挑動中國。這個錢怎么花雖然沒有明確,但最后花到誰的身上,卻是一開始就明明白白的。這才是美國,還有其它一些國家,包括自不量力始終蠢蠢而動的臺灣省,想制造輿論事端的惡毒用心。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在假設之前,我們先科普一點小常識。我們現(xiàn)在身處的是一個“后真相時代”,網民都是,對,都是烏合之眾,也包括我。為什么,因為總有信息不對稱的時候?,F(xiàn)在我們不是人找信息,是信息找人——大數(shù)據和算法推薦技術,使得幾乎所有人都在信息蠶房中而不自覺。這個信息環(huán)境,是可以人為塑造的。在自媒體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有能力、有資源、有設計的人,就會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來影響中國國內輿論——可不僅僅是國際輿論,國際輿論已經很明白了,國內輿論因為網絡緣故,可以間接操控(有的學者都不信這一點,他們主張的是信息自由流動,這是非??杀模?。對中國輿論的操控方式是:“局部問題全局化、簡單問題復雜化、一般問題政治化、國內問題國際化”。再加上中國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相對被剝奪感”,普遍存在著一種焦慮心態(tài),尤其是具有動員和參與構建輿論的中產階級群體,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輿論事件,都是與中產焦慮相關聯(lián)的:教育問題、醫(yī)療問題、個人發(fā)展問題等等。一個小小的火星,就可能引爆一場輿論風潮,大風刮過之后,一地雞毛。而下一場正在蓄勢待發(fā)。
按說,一個小火星不至于引發(fā)輿論風潮的。但有專業(yè)的人在吹這個火星啊,再加上我們一些沒腦子的媒體的推波助瀾,一些領狗糧的煽風點火,一些部門的遲疑、推脫 、不作為,一些地方領導的不作為和亂作為,這就足夠了?,F(xiàn)在一些領導干部,滿嘴都是名詞術語,比如互聯(lián)網思維,比如“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他們一張嘴,各種話就噴薄而出,但其實是并不真懂也不是真重視互聯(lián)網,用《人民日報》的話來說,就是“身處網絡時代自帶飛行模式”。幾種因素一綜合,好了,一旦出點情況,想不“火”都難。
好,現(xiàn)在我們開始推演。
一個地方開始出現(xiàn)狀況。一般這種狀況與中產焦慮有關,與絕大多數(shù)人的切身利益和感受有關:安全問題、利益問題、公信問題、正義問題。如果這種狀況從一開始就是被果斷處理,并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掐斷傳播鏈條,減弱傳播動力,就不大會被利用。但是,總有豬隊友在幫忙生事的。所以,你放心,這種情況總會給一些別有用心者發(fā)揮的機會的。
某地一個人因為拆遷對當?shù)卣粷M,數(shù)次上訪,有一天,正好出了一場車禍。這就熱鬧了。當?shù)卣匀话倏谀q,“塔西坨”是肯定的了。各種自媒體開動起來,“今夜我們都是某某某”。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外網上,從外網上都很快會轉回來,一些有影響的大V自然挺身面出,振臂而呼,他們才不管這不是偶然事件呢,也不相管事實到底是怎樣的。怎么會偶然呢?為什么別人不偶然,偏偏這個上訪者會偶然?一些寫手各種煽情文章紛紛出來了,“成都,今夜請將某某遺忘”“上訪者某某某”,在朋友圈自然是“不轉不是中國人”?!爸袊闱纺衬衬骋粋€熱搜”。很快,一些正義感爆棚的學者開始憤怒發(fā)聲:“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后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不說話;此后,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說話;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爸袊?,你走的太快了,請等等你的靈魂”。這時候,一群正義的人從各地飛奔而來,操著各著腔調,獻花、祭奠、聚集。我們有些媒體自然不敢缺位,版面上不好發(fā)什么,客戶端總不能不表個態(tài)吧:“正義的勝利來自斗爭。——路·莫里斯。晚安”;“某地政府必須給人民一個交待!”(某社、某網);外媒的各種評論來了:BBC(china):專斷中國因為一個“上訪者”正在孕育一場風暴。CNM:一個上訪者的的非正場死亡。一些深沉的專家學者等,意味深長地不加按語轉發(fā):都在里面了。
與此相伴的,是各種各樣的謠言亂飛,你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一政府人員威脅,我遲早收拾了你”?!皫滋烨?,某某某和鄰居說發(fā)現(xiàn)有人跟蹤”。這些謠言,都是量身定做的,它可能來自臺灣、香港、某國、某輪,都是扎心的助燃劑?!爸{言止于智者,圍觀改變中國”,你還能不圍觀?公民社會,誰都不能置身事外。這時候,微博上開始出現(xiàn)“一個某某某的遺音”帳號出現(xiàn)了,發(fā)貼不大,非常專業(yè):我家受到了當?shù)卣母鞣N壓力,我需要你們的支持。大V轉發(fā),開始上熱搜,熱搜下各種留言:這個國家沒救了;求救:我也是一個上訪者等等。熱浪蕩漾,又一波輿情生起。某大V發(fā)貼:某某某,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打賞250人)。一幫抖音主持人,飛奔現(xiàn)場:這就是某某某遇難的現(xiàn)場,請看***?!拔疑砗缶褪蔷欤麄冇械氖潜阋隆薄?/p>
“最新消息:某地成立某某某事件聯(lián)合調組”。而后,“關于某某某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通報”,然后,在鐵的事實面前,輿論漸漸平息。
雖然平息了,但對政府公信的傷害,輿論場的撕裂,極端情緒的宣泄、局部矛盾的放大,為下一輪更加迅猛的輿論打下伏筆。
這個推演,并不是說所有輿論案例都是這樣的,但這樣的套路和模板,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表錯情會錯意之后有沒有應有的反思?能不能不要在同一條河流中跌倒兩次三次以上?
回到成都49事件,官方的通報和調查已經很清楚地披露了事情的原委:一個普通中學,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來對抗輿論——他們不過是被嚇傻了。哪有那么多的陰謀論?地方政府唯恐出亂子,怎么可能替學校背鍋?此事最大的禍根,是處置不力。這是一個讓人感同身受的悲劇,家長無法接受,自然心生懷疑——好好的人,怎么就會沒了,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這也是大家都普遍能夠共情的心態(tài)。對此,有關方面應該盡最大努力,集中各種資源進行溝通、安撫、善后。
還有一種情況,某地出現(xiàn)一個小輿情后,馬上會有專業(yè)機構聯(lián)系上門(或者有人推薦找某某機構),將事情鬧大,獲得更多補償,機構或個人背后分成。這是現(xiàn)在最常見的套路之一,還記得發(fā)生在徐州的某學校小孩和同學玩耍,眼睛受傷,家長上訪、發(fā)貼,掀起的輿論波瀾嗎?這樣的事情,多會被外力介入,甚至被不可名狀的勢力操控,形成合流。
網絡大V知名博主“進擊的熊爸”這樣評價這一事件:有人說對輿情處置還處于10年前水平,顯然,這種說法有錯誤。作為一個1997年開始上網的中國第一批網民,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從互聯(lián)網進中國一開始就是這個水平。他列舉了錢云會、紅黃藍、溫甬動車事故等輿情說,“歷史一直在重復,人類總是不長記性,所有的蠢事都能一蠢再蠢。換個事件,換一波人,換個平臺,而已”。
一個公務員朋友這樣評價:自有互聯(lián)網以來,幾乎在各級黨校、各類干部培訓班就同步出現(xiàn)了網絡輿情處置的專題培訓。一二十年下來,大大小小干部幾乎都接受過此類培訓了,可是,一出現(xiàn)問題一發(fā)生輿情,上上下下仍然手忙腳亂,很少有能快速應對到位的。為什么?應對經驗和技巧的不足,當然是一個原因,而更大的原因是,官僚體系內部的互相推諉,遇事都怕出頭,一級一級請示,然后,導致決策流程被延長,外面都槍炮聲大作了,這邊還在反復權衡,畏首畏尾。所以,城池被一再轟出缺口,也是必然。
善良和正義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但在復雜的互聯(lián)網輿論中,善良和正義的表達,也是需要謹慎的。價值判斷是事實判斷的基礎,有些看起來讓你很憤怒、不可接受的“事實”,可能是被設計、被扭曲、被放大的偽事實,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潮水退后,有些人在裸泳。一些“正義”之士,被無數(shù)次打臉之后,依然在不要臉。
善良的人啊,請你擦亮眼睛吧。今天的中國局面來之不易,雖然有不公、有問題,但我們都有呵護這種局面的責任,因為,這才是真正關乎你我切身利益的大事。切不能成為助推所謂“突尼斯小販”背后的一個可悲的犧牲者。
責任編輯:春風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