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國家和人民殫精竭慮
他是人民永遠愛戴的好總理
回望歷史,仰望長空
總有些偉人
讓人們永遠銘記
歲月流逝,星河燦爛
總有些記憶
永遠不會被抹去
1898年3月5日
周恩來出生在江蘇淮安
1976年1月8日
他永遠地離開了深愛的國家
從那以后
每年的1月8日和3月5日
我們都會格外想念他
今天
2020年3月5日
周總理誕辰122周年
面對這位為民鞠躬盡瘁
為國無怨無悔的好總理
在這重要的時刻
我們有必要回望他光輝的一生
01.
少年壯志,胸懷天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898年3月5日
周恩來生于江蘇淮安
父母常年奔波在外
10歲的他
就挑起家庭的重擔
飽嘗了人情冷暖
見多了世態(tài)炎涼
1910年
周恩來北上求學
在奉天東關模范學堂讀書
老師有一次提問學生
“為什么而讀書”
大家的回答聚焦于
填飽肚子,混口飯吃
升官發(fā)財,不一而足
時年12歲的周恩來
清楚且堅定地回答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6年 南開中學時期的周恩來
青年熱血,志向高遠
無比真誠的錚錚誓言
讓他甘心為之奮斗終生
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精力
02.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劍膽琴心,為國為民
在天津南開求學時
周恩來發(fā)奮讀書,成績優(yōu)異
多才多藝的他
喜歡話劇,尤其擅長表演
▲周恩來與南開老師同學的合影
周恩來生得一表人才
在民國四大美男之中
他名列第二
且以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
讓無數(shù)的敵人和戰(zhàn)友為之嘆服
在西安事變解決后
在返程南京的飛機上
宋美齡曾感慨地問
為什么國民黨內(nèi)部
沒有周恩來這樣的人
周恩來年輕時
曾兩次出國留學
本可選擇留在海外
過一種安寧恬靜的生活
▲1917年9月
周恩來赴日本求學
這是他與留日同學合影
后排右一為周恩來
▲1922年,周恩來在德國柏林
可他毅然歸來
回到那片動蕩不安的土地上
為國家和人民尋覓新的希望
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路
▲黃埔軍校時期的周恩來
這一路
有沙基幸免、血染西裝
這一路
有上海灘脫險、武漢搜查
這一路
有黃石港被綁票、重傷突圍
這一路
有日本特務盤查、病魔纏身
這一路
還曾有嶗山遇險、兩次空難
▲周恩來在轉(zhuǎn)戰(zhàn)陜北途中
這一路艱辛坎坷
這一路步步生死
03.
內(nèi)政外交,嘔心瀝血
廢墟中重建祖國,國際上贏回尊重
1949年
新中國成立前夕
毛主席曾擔心
籌建政府阻礙重重
斯大林和米高揚反問
“你們有現(xiàn)成的總理周恩來,
哪里去找這樣一位好總理呢?”
▲1949年9月17日
周恩來主持新政協(xié)籌備會
第二次全體會議
▲開國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周總理
在那之后
他擔任共和國總理26年
促生產(chǎn)、抓科技
覓人才、出政策
竭盡所能地
重建一窮二白的國家
為國為民,工作不息
在國際上
他需要以當時微弱的國力
與西方列強諸國展開外交
他用自己的魅力和謀略
為他身后國家以及他個人
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與尊重
▲1954年周總理
出席日內(nèi)瓦會議
其非凡的領袖風范
折服了在場的外國人
“全世界最偉大的政治家”
這是外媒對他的集體評價
無數(shù)國家政要都為
周總理的人格魅力折服
▲周總理登上《時代》封面
總理去世后
聯(lián)合國罕見降半旗
更特殊的是
當時有107個國家與中國建交
可卻有13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
發(fā)來唁電
許多還未建交的國家
也都格外敬重他
未建交的國家
都主動發(fā)唁電
有這樣待遇的
全世界總共能有幾個
04.
愛民如子,鞠躬盡瘁
心中永遠有人民,甘愿自己受清貧
盡管身居高位
總理生前每餐一葷一素
吃剩的飯菜
還要留到下餐再吃
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
每次吃完飯
他總會夾起一片菜葉
一抹碗底把飯湯吃干凈
最后才把菜葉吃掉
偶爾掉在桌上一顆飯粒
也馬上撿起來吃掉
▲總理的晚餐:棒子面、窩窩頭
繁雜事務堆滿案頭
他勤勤懇懇,不辭辛勞
一直到生命最后那段時期
仍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
即使生病住院,仍為國操勞
▲通宵工作,那是常有的事
1974年6月1日
總理因為病重住進醫(yī)院
根據(jù)資料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
在住院前的幾個月里
總理的工作時間為
有9天是12-14小時
有74天是14-18小時
有38天是19-23小時
有5天連續(xù)24小時
之所以如此拼命
或許從他常對身邊人說的話中
尋覓出一絲答案
總理常說
比起在革命中
犧牲的戰(zhàn)友同志
我們僅僅是幸存者
沒有權利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75年1月13日
總理參加人生最后一次人大會
77歲的總理
已是患病的老人
體重只剩30多公斤
原本非常合體的灰色中山裝
那時候卻顯得十分寬大
盡管遭受膀胱癌的折磨
總理卻還在認真作著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報告很長
報告快結束時
他的手開始顫抖
但仍然堅持在講臺做完報告
鞠躬盡瘁,甘受清貧
抱病工作,依然挺立
一片菜葉抹碗底
讓人不禁淚目
心中永遠有人民
令人感佩不已
05.
逝世離去,山河慟哭
十里長安街,送別好總理
總理為國為民
操勞了一輩子
最終于1976年1月8日
在北京因癌癥而逝世
消息傳來
舉國上下,一片哀慟
人們自發(fā)來到天安門廣場
送敬愛的總理最后一程
十里長街街
滿是哭泣的人
▲吊唁的群眾自發(fā)前往天安門前
靈車在緩緩地前進
千萬人的心也跟著動
許多人追著靈車奔跑
希望車子能夠停下來
希望時間能夠停下來
▲1976年1月11日
安放周總理遺體的靈車
緩緩地通過天安門
首都百萬群眾
淚灑十里長街
靈車漸漸遠去
最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
可人們還是面向
靈車開去的方向
靜靜地站著、站著
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
周總理逝世的第2天
聯(lián)合國降下了半旗
06.
偉大中國,如您所愿
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
國家的強盛
是總理終生奮斗的目標
民族的復興
是總理孜孜以求的愿景
如今44年過去了
我們有很多話想說
▲1976年1月8日
人們抬著周總理畫像
走向人民英雄紀念碑
我們想說
國產(chǎn)航母山東艦已經(jīng)服役
中國已經(jīng)進入雙航母時代
我們想說
第四代隱身戰(zhàn)斗機殲-20
已縱橫天際叱咤長空
搭載矢量發(fā)動機的殲-10B
也隨便做各種特技動作
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的閱兵式
只有17架能參加閱兵面
總理指示
飛機不夠,就飛兩遍
飛兩遍
是總理無可奈何的智慧
也是我們
永遠不可能忘記的曾經(jīng)
70年前
開國大典閱兵的天空
是這樣的↓↓↓
70年后
2019年國慶閱兵的天空
是這樣的↓↓↓
70多年彈指一揮
新時代的中國早已是
山河無恙,國富兵強
我們的飛機
再也不用飛兩遍了
44年過去了
我們告慰總理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盛世中國,如您所愿
在總理誕辰122周年之際
我們再次回望他偉大的一生
每一遍回望
都使我們更加懂他
也更懂他您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
敬愛總理
不僅愛他偉岸的身軀
也愛他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告慰總理
不僅以“盛世中國,如您所愿”
也要以一個更好、更強大中國
請記住
3月5日
是周總理的誕辰紀念日
斯人已逝,深切緬懷!
盛世中國,如您所愿!
偉大的好總理!
人民永不忘記!
責任編輯:墨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