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010
P. 89
筆鋒掃群丑
文章護太平
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一句“ 無論是主人公王成的英雄形象,還是那一句“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抑或是在當時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抑或是在當時
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贊歌》,都為一代中國 廣為傳唱的電影插曲《英雄贊歌》,都為一代中國
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讓那份熾熱的革命精神 人留下了深刻的時代記憶,讓那份熾熱的革命精神
與愛國情懷伴隨影像流傳至今。在當下重新述說這 與愛國情懷伴隨影像流傳至今。在當下重新述說這
部電影幕后的故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影片散發(fā) 部電影幕后的故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影片散發(fā)
的不朽藝術魅力。 的不朽藝術魅力。
有文章憶述,電影《英雄兒女》在劇本階段, 有文章憶述,電影《英雄兒女》在劇本階段,
名為《他鄉(xiāng)遇故知》,編劇是毛烽和武兆堤。劇本 名為《他鄉(xiāng)遇故知》,編劇是毛烽和武兆堤。劇本
初稿經長春電影制片廠藝委會討論后報送文化部及 初稿經長春電影制片廠藝委會討論后報送文化部及
電影局,當時主管電影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和電影 電影局,當時主管電影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和電影
局局長陳荒煤等看后表示滿意,認為是“很重要” 局局長陳荒煤等看后表示滿意,認為是“很重要”
的題材,不過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編的巴金原小說的 的題材,不過片名可用影片所改編的巴金原小說的
名字“團圓”。 名字“團圓”。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10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10
月25日,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根據中國人民解 月25日,抗美援朝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根據中國人民解
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編印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衛(wèi)生工 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編印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衛(wèi)生工
作經驗總結》里的數據:抗美援朝先后出動志愿軍 作經驗總結》里的數據:抗美援朝先后出動志愿軍
人數達135萬,戰(zhàn)后健全回國的37.2萬人,包括凍傷 人數達135萬,戰(zhàn)后健全回國的37.2萬人,包括凍傷
致死、致殘在內共計減員97.8萬,戰(zhàn)況慘烈程度可 致死、致殘在內共計減員97.8萬,戰(zhàn)況慘烈程度可
見一斑。這場戰(zhàn)爭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 見一斑。這場戰(zhàn)爭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
定》簽訂方止。 定》簽訂方止。
中國拍攝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片很多,在《英雄兒 中國拍攝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片很多,在《英雄兒
女》之前,有《斬斷魔爪》(1953)《上甘嶺》( 女》之前,有《斬斷魔爪》(1953)《上甘嶺》(
1956)《前方來信》(1958)《三八線上》(1960) 1956)《前方來信》(1958)《三八線上》(1960)
《英雄坦克手》(1962)等。相比較同題材作品, 《英雄坦克手》(1962)等。相比較同題材作品,
《英雄兒女》描述戰(zhàn)士王成在朝鮮戰(zhàn)場犧牲后,妹 《英雄兒女》描述戰(zhàn)士王成在朝鮮戰(zhàn)場犧牲后,妹
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zhàn)斗,最終與養(yǎng) 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zhàn)斗,最終與養(yǎng)
父王復標、生父王文清團圓的故事,以革命英雄主 父王復標、生父王文清團圓的故事,以革命英雄主
義的基調,表現并頌贊了英雄的大無畏犧牲精神。 義的基調,表現并頌贊了英雄的大無畏犧牲精神。
其優(yōu)勢不僅在于受到電影界的重視,被建議“作為一 其優(yōu)勢不僅在于受到電影界的重視,被建議“作為一
個重點片子”,還在于對“他鄉(xiāng)遇故知”“團圓”這 個重點片子”,還在于對“他鄉(xiāng)遇故知”“團圓”這
樣表現戰(zhàn)爭中個人化視角和人性人情主題的開掘。 樣表現戰(zhàn)爭中個人化視角和人性人情主題的開掘。
影片攝制完成后,導演武兆堤帶著樣片赴北京 影片攝制完成后,導演武兆堤帶著樣片赴北京
放映,羅瑞卿、蕭勁光、楊成武、許世友、傅鐘、 放映,羅瑞卿、蕭勁光、楊成武、許世友、傅鐘、
魏傳統(tǒng)等眾多將軍參加觀看,在紛紛表示肯定的同 魏傳統(tǒng)等眾多將軍參加觀看,在紛紛表示肯定的同
時,建議將片名“團圓”改為“英雄兒女”。片中勇 時,建議將片名“團圓”改為“英雄兒女”。片中勇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