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6月21日,寧夏銀川燒烤店發(fā)生燃氣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傷;6月26日,甘肅酒泉一家餐飲店發(fā)生液化氣爆炸事故,造成2人受傷……接連發(fā)生的燃氣爆炸事故,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安全生產來不得半點僥幸心理,必須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一切為了“0”前那個“1”,始終保持“睜眼睡覺”的警覺性,盯緊苗頭隱患,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力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安全,從來都是一個略顯沉重的詞語。什么是“安全”?無危則安,無損則全。安全既是托起幸福明天的基石,也是連接和承載生命的橋梁,更是書寫好無數(shù)幸福故事之前的那個大寫的“1”。洞悉“1”和“0”的基本規(guī)律,不僅演繹出了信息時代的全部繁榮,而且“1”和“0”在繁華耀眼的背后,其發(fā)展邏輯更為可貴?,F(xiàn)實中,如果沒有安全生產這個“1”,創(chuàng)造再多的發(fā)展成果也難免成為毫無意義的“0”。安全生產工作既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也是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只有把安全生產工作當成頭等大事來抓,時刻處于守牢“底線”進行時,始終做到常講常新、常抓不懈,才能寫好經濟社會發(fā)展前面那個“1”。
認識到位,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隱患的存在和事故的發(fā)生,追根溯源,多與思想不重視、認識不到位有關。事實證明,安全意識越強,安全生產工作就會抓得越緊,形勢就能平穩(wěn)可控;反之,隱患、事故就會增多,民眾利益就會受損。只有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切實強化紅線意識、責任意識、法治意識、規(guī)范意識,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看待,從過去的事故中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查找問題,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把短板漏洞補上去、把能力水平提起來,才能站穩(wěn)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樹牢底線思維、兜牢安全底線。
責任到位,始終擰緊安全生產“責任鏈”。實踐充分證明,責任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力量。健全落實責任制,才能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局部特性和整體特性,安全生產工作更是如此,任何一個局部都是全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全局都有具大影響。假若一個局部的、甚至某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某個崗位的責任缺位,都會留下監(jiān)管漏洞,都會給安全生產埋下事故隱患?;诖?,安全生產工作不僅政府要抓,黨委也要抓,只有黨政一把手親力親為,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通過狠抓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jiān)管責任和企業(yè)主體責任的落實,一級一級壓實責任,鍛造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絲合縫的“責任鏈”,構筑一個“上下貫通、左右協(xié)調、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立體化責任體系,才能形成全力、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措施到位,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航空界有個關于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它無啟示著我們:一次、兩次違規(guī)操作不一定引發(fā)事故,而次次違規(guī)操作必然會出事故,心存僥幸,等于送命。“墨菲定律”也告訴我們,只要存在發(fā)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會發(fā)生。只有堅持“嚴”字當頭,以最堅決的態(tài)度、最嚴格的要求、最嚴厲的手段,才能壓緊壓實壓牢安全生產各方責任,確保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擲地有聲;也只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尤其是對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嚴格按照法規(guī)程序追究責任,決不姑息遷,才能從嚴從實從細落實好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形勢平穩(wěn)可控,以至于實現(xiàn)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xù)、更為安全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擱 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