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2月5日,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視頻說,每每回想起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當晚,志愿者對自己大喊“歡迎來到中國”那一幕時,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她還表示,志愿者們十分友善貼心,“他們都很開心我們能來到這里,我們也感到賓至如歸”。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共青團中央實施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近30年來,廣大青年志愿者走進西部,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在雪域高原,在貧困鄉(xiāng)村,在戰(zhàn)“疫”一線,在冬奧會758個站點,在你我身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他們用起身而行的率先垂范,“讓志愿者成為冬日京城最美的風(fēng)景線”,讓志愿者精神引領(lǐng)時代新風(fēng)尚,以“頭雁效應(yīng)”激發(fā)“雁群活力”。
頭雁勤,群雁就能“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而頭雁惰,只會“萬里寒云雁陣遲”,這就是雁群的“頭雁效應(yīng)”。翅膀也能卷起風(fēng)暴,點滴也能匯成江河,萌芽終能結(jié)出果實,這就是志愿服務(wù)的“頭雁效應(yīng)”。其實,很多時候,社會志愿服務(wù)之所以能夠蓬勃壯大,之所以能夠聚沙成塔,就是因為一些有公共影響力的人物,猶如一只“頭雁”,扇動翅膀、帶動氣流,使其它“大雁”很快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群雁長途跋涉、天天飛翔,必須精誠團結(jié),互相幫助,產(chǎn)生“頭雁效應(yīng)”,激發(fā)“雁群活力”,才不至于讓“小雁”掉隊,才能讓“群雁”飛得更高更遠。
志愿行動的道路上,需要這樣的引領(lǐng)者。作為平凡的大學(xué)生志愿者,他們能夠真正躬身實踐、力學(xué)篤行,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天在冷、地在寒,為冰雪健兒服務(wù)心里甜,以至于引起世界各國各地區(qū)代表團的強烈共鳴,著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如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運動員們?nèi)雸?,志愿者一句“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到中國)”,就讓特莎·莫德發(fā)出了“那一刻是最可愛的時刻,那一刻也很瘋狂”。正是因為廣大志愿者們充滿愛與善的正能量,才喚起了那些內(nèi)心懷有同樣想法的人,使志愿服務(wù)不可動搖地變成社會的共同行為,凝聚起整個社會的文明向上向善之力,匯聚起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力量。
“頭雁效應(yīng)”啟示我們,“關(guān)鍵少數(shù)”作為新時代的“頭雁”,必須正確認識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唱響新時代志愿服務(wù)主旋律。這次北京作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又是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必定載入奧林匹克運動史冊;而聚焦“一條主線”、增光“雙奧之城”、統(tǒng)籌“線上線下”、選樹“形象大使”、打造“冬奧年味”的近20萬人的青年志愿者參與到了冬奧會城市志愿服務(wù),所有“燃燒的雪花”必將成為冬奧會最靚麗的“中國封面”,也必將載入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光輝史冊;充滿仁愛與光明的志愿者行動,必將點滴匯聚成為整個社會不可逆轉(zhuǎn)的文明潮流,最終成長為支撐整個社會志愿行動蓬勃向上的中堅力量。
“燃燒的雪花,勇敢的出發(fā)……”北京冬奧會志愿者之歌——《燃燒的雪花》必將激勵近3萬名青年志愿者,成為一片片燃燒的小雪花,用微笑與奉獻詮釋奧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務(wù)精神,用實際行動譜寫“雙奧青年”的奮斗之歌,為“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貢獻“一起向未來”的青春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擱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guān)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