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肖像和生平介紹。
在井岡山星羅棋布的革命遺址參觀,墻上一張張肖像照和簡單的生平介紹,看得越多,心愈發(fā)一揪一揪地疼:他們生卒的“卒”,大多是1928、1929、1930、1931……這些在20多歲、30出頭就犧牲的烈士,永遠凝固在一張張清晰度并不高的黑白照片中,有些人,甚至沒有留下一張照片。
聚集在井岡山的這群年輕人,是什么讓他們不畏懼死亡?又是什么,讓他們的生命價值,超越了死亡?
假如他們沒有犧牲
1930年5月,井岡山莽莽蒼蒼的山林中,紅軍著名將領張子清溘然長逝,年僅28歲。
1928年3月,毛澤東率部下井岡山迎接朱德。4月18日,在草鋪灣追擊逃敵時,張子清左腳踝骨中彈負傷。10天后,朱毛會師。因為缺醫(yī)少藥,張子清腳踝骨中的子彈一直未能取出,傷口感染,他堅持在擔架上指揮戰(zhàn)斗,但因為傷勢太重,這位參加過秋收起義、輔佐毛澤東創(chuàng)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年輕將領,長眠在這片大山之中。
張子清是湖南桃江人,名門之后,他的父親張建良先后參加了同盟會和湖南新軍,當上了江道區(qū)少將司令。張子清文武雙全,他本來可以憑借父親故舊的關系,到美國留學,卻走上了井岡山。
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井岡山根據地創(chuàng)建初期,張子清率部作戰(zhàn)大小上百次,多次挽救紅軍于危難之中,堪稱毛澤東的“左丞右相”。
張子清在紅軍中的地位如何?毛澤東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下轄兩個團)師長時,張子清任參謀長兼一團團長;朱毛會師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宣告成立,下轄三個師,張子清任11師師長兼31團團長,此時,林彪還是一個營長。
熟悉中國共產黨黨史軍史的人如今說起張子清,都會嘆息:假如,當時有一針青霉素就好了;假如,張子清不犧牲,新中國成立后必是元帥……
但是,歷史,哪有那么多“假如”?
假如盧德銘沒有犧牲?
盧德銘,四川自貢人,由孫中山親自推薦入黃埔二期,北伐時任葉挺獨立團營長,后又升任團參謀長。秋收起義時,他是總指揮。在起義部隊遭到挫折時,他堅持支持毛澤東改變攻打長沙、轉向山嶺中進行武裝割據的主張,支持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在江西萍鄉(xiāng)蘆溪縣,為掩護部隊前進,盧德銘被敵軍一顆子彈擊中右胸后犧牲,年僅22歲。毛澤東痛惜不已,嘆道:“還我盧德銘!給我3個師也不換?!?/p>
假如王爾琢沒有犧牲?
王爾琢,湖南石門人,黃埔軍校一期生,1927年,他參加北伐,時任團長,蔣介石派人游說他:只要加入國民黨,就擢升軍長。他拒絕了,參加南昌起義,上了井岡山,屢立奇功。1928年8月25日,王爾琢追趕被叛徒袁崇全裹挾的兩個連,將他們勸回了紅軍隊伍,但自己卻遭袁崇全開槍射擊,英勇犧牲,年僅25歲,時任紅四軍參謀長。
假如王良沒有犧牲?
王良,重慶綦江人,黃埔五期生,參加秋收起義后上了井岡山,他作為連長取得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勝利,毛澤東揮筆寫下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后來他作為師長,全殲敵軍第18師,活捉敵軍師長張輝瓚。毛澤東又寫下“霧滿龍崗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1932年,他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時被冷槍擊中犧牲,年僅27歲,時任紅四軍軍長。
假如他們沒有犧牲:黃公略、伍中豪、劉疇西、王展程、宛希先、何挺穎、尋淮洲、劉作述、劉輝霄,還有年僅24歲便成為我軍第一位總參謀長的朱云卿?
……
真的是巨大的犧牲:井岡山斗爭時期,48000多名烈士長眠于此,只有15744人留下姓名。蘇區(qū)時期,興國縣23萬人,參軍參戰(zhàn)的有9.3萬余人(正式參加紅軍的5萬多人),犧牲的烈士共5萬多名,有姓名可考的23179名,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12038人,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籍官兵倒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黨員人數400多萬,犧牲的黨員烈士也近400萬……
寧肯死,也不放棄信仰
1929年5月3日下午,井岡山腳下的蓮花縣,35歲的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劉仁堪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他在刑場不斷怒斥敵人、發(fā)動群眾,敵人暴跳如雷,用匕首割掉劉仁堪的舌頭。他渾身是血,無法言語,卻用腳趾頭沾上鮮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寫下了“革命成功萬歲”幾個大字。
中共黨史軍史上有許多類似這種壯烈的瞬間,用自己的死,來接近奮斗的目標。
堅信革命能夠成功,堅信自己的奮斗有價值,堅信自己的死亡將成為走向勝利的鋪路石——這就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能夠蔑視死亡、超越死亡的原因。
“我這樣做,為的是革命,你以后會明白的。我走的是正路,雖然這條路我走不到頭,但最后一定有人走到頭!”——這段話,是肖國華在獄中對妹妹所說。
肖國華是江西省吉水縣人,中共早期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中共井岡山黨組織創(chuàng)始人龍超清的入黨介紹人。她家境優(yōu)越,父親在江西教育界有超卓地位。她被捕入獄后,家人各方奔走,監(jiān)獄答應:只要她在自首書簽字,就能保釋。但她拒絕了,她認為信仰比生命更重要。她被殘忍殺害時,年僅30歲,孩子還不到3歲。
像肖國華這樣的出身,為什么會做這樣的選擇?她3歲就由伯父做主定下親事,6歲被迫穿耳纏足,在南昌讀師范期間,卻被逼著輟學提前與半癡呆的富家子弟結婚……她在黑暗中無法呼吸,渴望打破這個舊世界。她信仰共產主義,寧肯死,也不放棄信仰。
當年,匯聚井岡山的,有赤貧的工人農民,也有留學生、大學生、富家兒、官宦子弟……明明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條無比危險、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道路,但他們毅然走下去,因為這是一條信仰之路。
1936年春,28歲的贛南軍區(qū)司令員蔡會文在突圍中身負重傷,不愿被俘,拼死搏斗,被敵人割斷了脖子。
蔡會文是湖南攸縣人,蔡家堪稱當地首富,但他成了“叛逆”,革命從自家開始,開倉分谷,由此帶動了攸縣的農民運動。參加秋收起義后,來到井岡山,迅速成長為優(yōu)秀的紅軍將領。
紅軍長征后,他留下來堅持戰(zhàn)斗,極端困苦的環(huán)境下,他與戰(zhàn)士談心,拿自己舉例:我是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不搞革命,完全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家里搞家業(yè),享清福,可為什么偏偏要鉆進深山吃苦?就是因為我相信共產主義,我要為它的實現奮斗終生?,F在革命并沒有失敗,只是處于低潮,我們決不能喪失信心,不能悲觀失望,更不能動搖叛變……蔡會文犧牲后,他的忠骨至今都未能找到。
紅軍將領胡少海也出身于湖南宜章的首富之家,是縣城人人羨慕的胡家“五少爺”,卻因從小目睹社會不公平、窮人命運悲慘而發(fā)誓要改變中國。
1928年1月,他利用自己“五少爺”的身份,與朱德里應外合,打下了宜章城。他的首富父親暴怒,登報以五百大洋緝拿“孽子”。胡少海并非不孝順父親,但人的出身和時代都不能選擇,他告訴前來勸說的弟弟:我只能離開自己的家,投身革命的家,跟著共產黨去掃清天下的不公。1930年8月6日,紅二十一軍軍長胡少海在前線中彈犧牲,時年32歲。
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不是一個利益集團,而是一個“價值觀集團”:有著共同信仰,共同價值觀。正因為如此,那么多人,在生與死的關頭,在茍且偷生與堅守信仰的抉擇中,甘愿為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而放棄寶貴的生命,甘愿成為共產主義的殉道者。
得到勝利方始休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看到了陳毅安的信,這位紅軍驍將,寫得一手好字,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最可笑的就是我去學炮科,你恐怕我去打仗而死了,沒有什么價值;你又說你畢業(yè)后出來當教員,把一些青年子弟要教成愛國化,來為國家流血。你不愿你的愛人流血,而要別人去流血,這真是笑話了。你的學生將來他沒有愛人嗎?父母嗎?兄弟嗎?他不是中國人嗎?他就應該去血戰(zhàn)嗎?假若他的愛人死死地不要他去流血,那中國就無可救藥了……你說不要糊糊涂涂地死了,這也不錯。但是為了革命而死,為民眾謀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國一定沒有烈士,革命也永遠不能成功?!?/p>
這是陳毅安寫給自己的戀人李志強的一封信,這位革命者的邏輯非常清晰:自己不流血,只希望別人去流血,那么,革命永遠不可能成功。
沒有人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革命者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他們的愛和怕,但他們往往別無選擇。
毛澤建,毛澤東的堂妹,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女游擊隊長,寫信總在落款處畫一柄利劍。1928年6月,在一次突圍中,她和丈夫陳芬同時被捕,丈夫的頭被割下來裝在籠子里,掛在耒陽城頭“示眾”三天。毛澤建被同志救出,但敵人很快反撲,她即將臨產,只好藏匿在當地一位農婦家里,生下了兒子。她給他取名“艱生”,以紀念這艱苦歲月。由于孩子的哭聲驚動了民團,毛澤建又一次被逮捕。
敵人抓到了毛澤東的堂妹,如獲至寶,但如何威逼利誘,一無所獲。敵人開始動用酷刑,仍然撬不開毛澤建的嘴巴。
臨刑前,毛澤建對前來探監(jiān)的陳芬姐姐說:想見見兒子艱生。她不知道:因為沒有奶吃,艱生早已夭折。陳芬的姐姐只能從老鄉(xiāng)家借了一個嬰兒送給她看。毛澤建抱著嬰兒親個沒完,陳芬的姐姐不忍心告訴她真相,只能放聲痛哭。毛澤建就義的時候,只有24歲。
勝利,從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王爾琢犧牲后,紅軍在寧岡舉行追悼會,毛澤東親筆擬就、陳毅手書了一副挽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后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這幅挽聯,寫出了如何告慰犧牲者:得到勝利!
那些衣衫襤褸、渾身血污的烈士,沒有活到勝利的一天,沒有趕上評功、授勛、授銜,但他們從此湮沒于歷史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犧牲,不僅讓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之中取得驚天動地的勝利,更給頹喪萎靡已久的中國注入精神力量,讓渴望擺脫屈辱的中華民族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禮。
用毛澤東的詩性語言,那就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責任編輯:水墨江南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