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劉頌寒 漫畫 唐漢娜
5629/5630次,這趟從重慶開往遵義的慢火車,全程10小時51分鐘。疫情期間,有時只有兩三個旅客,但一直沒有停開。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這列往返于深山間的“慢火車”,承擔著當?shù)卮迕裢獬鲑u菜的運輸任務。
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今天,慢火車在很多人眼里,已經(jīng)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但是,往返于重慶到遵義深山里的“慢火車”,卻是一種情懷的傳承。這種“寧愿虧損也不停開”的慢火車,改善了當?shù)卮迕竦某鲂协h(huán)境,減少了他們的出行成本,承載著他們脫貧致富的奮斗夢。不忘初心的開行好“慢火車”,詮釋了脫貧道路上,不讓一個掉隊的中國溫度。
開行好“慢火車”,架起了“黃金橋”。對于深山的村民來說,“慢火車”不僅是他們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是他們擺脫貧困的“黃金橋”?!奥疖嚒鳖A留了空車廂方便村民運輸活物,定點擺放的土特產(chǎn)銷售信息表、公用秤,讓“慢火車”成為了流動的趕集市場。細致的服務舉措,溫暖的貧困村民內心,成為了他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起點?!靶】挡恍】担P鍵看老鄉(xiāng)”。車廂里一個個洋溢著的笑容,正是他們當下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開行好“慢火車”,架起了“幸福橋”?!奥疖嚒背蔀榇┰缴钌介g的公交車,它既是村民出行的必選,也承載著幫助當?shù)卮迕癜淹撂禺a(chǎn)賣出去的橋梁。站站都停的便利,兩元起步的便宜票價,給山區(qū)的村民帶來經(jīng)商購物、求學求醫(yī)、走親訪友的豐富生活,激活了鄉(xiāng)村的經(jīng)濟,承擔了交通扶貧的責任。數(shù)十年風雨無阻的開行慢火車,給山區(qū)的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開行好“慢火車”,架起了“連心橋”。車輪滾滾,奔馳不息。穿梭于山林之間的“慢火車”,拉進了偏遠山區(qū)貧困群眾和大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推進了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連接著貧困地區(qū)群眾和扶貧干部一同脫貧致富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奥疖嚒睗M載著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所需,承載著沿線百姓對于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猶如舞動的畫筆,將貧困地區(qū)一同畫入了一起奮斗、共同圓夢的藍圖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就是脫貧攻堅。在全國開行的81列“慢火車”,滿載著貧困地區(qū)老百姓對脫貧致富的渴望,凝聚起了14億中華兒女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巨大合力。不忘初心、堅定不移的開行好公益性的扶貧“慢火車”,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夏漠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wǎng)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