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瀏覽文章
這本是去年的新聞,近來卻因為美國摻和而再引熱議。去年10月,財政吃緊的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以3.61億美元將達爾文港口租給一家中國公司,合約期99年。涉及交易的這座港口位于澳大利亞北部的偏遠地區(qū),已經十分衰敗,很少看到船只停泊。因為此港具有一定的戰(zhàn)略價值,美國則擔心“中國取得港口使用權后,可能更加便于搜集駐扎在附近的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的情報”,甚至批評稱“中國買下了刺探美國和澳大利亞海軍動向的前排座位”。
美國的擔心顯然多余。環(huán)球網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秘書長丹尼斯·理查森不接受這一批評。他表示,中國人“只需坐在碼頭上”觀察進入港口的船只,就可以了解他們想要知道的事情。何必要花費巨資租下港口而多此一舉。
與其說美國類似的擔心是一種多余,倒不如說這是美國執(zhí)念“中國威脅論”而產生的慣性思維。從正常的軍費增長,到劃分旨在自我防御的防控識別區(qū);從力圖增強南海航行安全的島礁建設,到中國公司在海外的正常業(yè)務開展;從中國組織成立幫助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亞投行,到持續(xù)開展多邊外交等。這些年,美國似乎患上一種病,叫執(zhí)念“中國威脅論”,無論中國的大事小情,都能觸碰其敏感的神經,就像中國公司租下澳大利亞港口用于商業(yè)活動而被美國無端猜忌一樣,想方設法“使絆子”。
顯然,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速的當下,這是老掉牙的冷戰(zhàn)思維,始終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認為中國所作的事情都會觸及美國利益,這不僅無益于中美兩國溝通互信,從某種意義上講,此類由美國挑起的當今世界兩大國的猜忌攪局情形,對全球的穩(wěn)定發(fā)展都將帶來不利影響。
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美國在對中國和平崛起舉措大放厥詞的同時,卻在享受中國經濟向好帶來的好處。商務部消息稱,2015年中美貿易額達5583.9億美元,同比增長0.6%。截止2015年底,中國企業(yè)在美累積直接投資466億美元,美國已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四大目的地,中國也超越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種情況下,美國仍然對中國出言不遜、指手畫腳擺明是“得了便宜賣乖”,若不收斂,必將堵死自己的原本明朗的發(fā)展道路。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美國執(zhí)念不放的“中國威脅論”是源于其不愿表露的自卑。蘇聯解體后,美國稱霸幾十年。中國近些年通過改革發(fā)展,國家總體實力不斷上升,而美國經濟水平則發(fā)展遲滯,國際國內積累的矛盾問題逐漸顯現,大相徑庭的發(fā)展進程,讓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在霸權思維慣性下偏執(zhí)地認為中國會挑戰(zhàn)其“霸主”地位、“危害美國安全”,這其中透著濃濃的自卑酸味。其不愿看到中國壯大卻難擋大勢,所以只能叫囂“中國威脅論”尋找慰藉。然而,中國的發(fā)展具備前瞻的戰(zhàn)略眼光。未來的世界形勢應當是去中心化的,因此中國惟愿全球不斷向好,沒有意愿也沒有必要去爭奪所謂“霸主”。美國與其自卑地揣度中國崛起,倒不如回過頭來加強自我治理。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如今在美國政界,秉持“中國威脅論”就是一種“政治正確”,是主流價值觀念,誰如果稍顯溫和,就顯得格格不入。這幾年,美國更是以“中國威脅論”為由頭大搞亞太再平衡,在中國東海和南海方向不斷挑釁中國主權、慫恿支持中國周邊國家胡作非為、在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增強軍事存在等,如此種種,明明堪稱美國威脅,其卻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
不得不說,以中國目前的發(fā)展趨勢,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能全面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發(fā)展的領頭羊。但執(zhí)念“中國威脅論”的一些人,到時肯定會失望,因為中國既不會稱王稱霸,也不會威脅任何國家和地區(qū),帶來的只會是和平與發(fā)展。所以奉勸那些執(zhí)念“中國威脅論”者,盡快放棄這樣的想法,省得到時后悔。(作者散熱板凳 西征網專欄作家)
注:本文系西征網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西征網,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責任編輯:淺淺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
西征網專欄作家
西征網專欄作家。一介草民但關心時局,位卑言輕但未敢忘國。心向真理陽光,鄙夷蠅營狗茍,講求客觀公正,不齒陰暗邪說。做一個將“磊落落行文,坦蕩蕩做人”進行到底時代言者。
入駐時間: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