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原創(chuàng) >時事評論 >瀏覽文章
英雄是時代的楷模,文藝是時代的先聲。塑造英雄形象,彰顯時代精神是中國文藝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今日之中國已全面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塑造與新時代相匹配、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重大美學命題。
我們很崇敬《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紅巖》中的江姐,這些“紅色經典”中的英雄形象,其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也敬佩《闖關東》中的朱開山,《大染坊》中的陳壽亭這樣的平民英雄,盡管他們的出身、身份和性格各有不同,但在他們身上卻有著共同的精神標識——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民族的希望,慷慨赴死,舍生取義,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們的民族從血泊中站起來,也才有了我們富起來、強起來的今天。
當然,社會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處在和平建設中,我們不可能要求人們再去做楊子榮、江姐,也不可能去做朱開山、陳壽亭。畢竟,時代備有英雄出,英雄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和時代而存在,不同的時代必然產生與其相稱、銘刻著鮮明時代烙印的英雄人物。除了那些見義勇為的英雄,焦裕祿式的好干部,雷鋒式的好戰(zhàn)士,以及各行各業(yè)涌現出的時代楷模、英雄模范,都可謂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都需要文藝工作者濃墨重彩,去大力塑造。
進入新時代,十九大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指明了前進方向,為中華巨輪前行立起了新的航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吹響了新的集結號。實現宏偉藍圖的途程中,雖無需董存瑞那樣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卻需要那些勇立潮頭、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崗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英雄,需要那些緝毒、反恐、維護社會治安的“戰(zhàn)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邊衛(wèi)國、獻身國防、舍小家為大家的軍人英雄……
英雄未必高大全,但需民族的大義之氣,英雄未必是驚天動地,但需有鼓舞人心的磅礴力量,英雄未必是不食人間煙火,但需有一顆平常心。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英雄需要來塑造。我們很難用一句話來說明,我們這個時代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英雄,但無論偉大與平凡,英雄的精神都是相同的,需要文藝工作者緊扣時代脈搏,為時代而創(chuàng)作,為人民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能夠讓廣大人民看得懂、學得來的英雄,讓英雄精神成為鼓舞人心的時代最強音。(賈合祥 西征網專欄作家)
注:本文是西征網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西征網,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責任編輯:主角
[ 贊同、支持、鼓勵 ]
透視西方民主真相、解讀新聞熱點事件、剖析輿情事態(tài)走向、更多精彩原創(chuàng)時評。
敬請關注西征網微信,掃描二維碼免費訂閱。